生命的意義,我到現在也不見得能夠確定的找到。只是感覺到,日復一日的自然的秩序,如同 24 節氣的遞變,它是不是要告訴我們什么?
我住在淡水河邊,慢慢學會去聽潮漲潮落的聲音。漲潮的時候萬馬奔騰,只覺得整個天地為之一變;而退潮就不容易被發現,那是一種非常低微的沙沙聲,跟漲潮非常不一樣。就像人進入到中晚年以后,自己的某一種聲音。
我年輕時候跟朋友招認說,我大概從來沒喜歡過杜甫,也沒喜歡過王維。因為那時候讀李白太過癮。
然后到現在,我都跟年輕的朋友說,你年輕的時候,沒有瘋狂的愛一次李白,你就真的是白活。可是杜甫會在你 50 歲的時候,等著你跟他道歉。
因為年輕時候,覺得他好啰嗦。老在那邊講這個人沒飯吃,那個人小孩沒奶粉錢。可當你讀懂了他的三吏三別,讀到他描述的戰亂里面人的哀傷,描述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然后你會跟他抱歉——我年輕時候真是無知,看不懂杜甫。
然后到我現在這個年齡,我會跟另外一個人道歉,就是王維。年輕的時候覺得他怎么會這么自私,竟然說“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可是我現在竟然也好久沒有打開電視,好像自己真的萬事不關心。因為忽然感覺到,每一次的關心都攪在一個荒謬的鬧劇當中。
這幾年,臺灣打開電視,每個人都說媽祖在給他托夢,我覺得好荒謬。所以我們還是要繞回來,問一個核心的問題——生命里面美這個詞,究竟扮演什么角色?
我今天不談很有野心的音樂、偉大的音樂、偉大的繪畫、偉大的文學,而是說回到大自然里面,其實無所不在都是美。
莊子講的美,常常是大自然里的美。他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如果谷雨的下午,你走出去,你會看到在陽光里面,所有的葉子的綠色,你會聽到各種聲音,聞到空氣當中的氣味,這些你都會感覺得到。
莊子認為,不需要特別去音樂廳,也不見得一定要去畫廊,而是說天地有大美。這個大美的“大”字,我覺得有一種特別的東方包容性。包容是說,美是不能夠排名的。
有朋友問我說,你喜歡什么樣的花?牡丹還是百合?我就嚇死了。因為我只要說其中的一個,我就覺得對不起其他所有的花。因為牡丹美,百合不美嗎?百合美,茉莉不美嗎?甚至小小的一點雛菊,一個野草的話,我都不敢說它不美。
我想莊子要講的,天地有大美的本意,就是說每一個存在的生命,都有他不可忽略的一種尊嚴,那個東西就叫做美。
因此我想美是一個信仰。如同蔡元培一直在強調,美育代替宗教。而美本身的信仰,跟把一個神,奉為唯一的崇拜的神不一樣,而是說天地有大美。尊重每一個存在的生命的狀態。
這里我想到《法華經》里面,有過一個比較簡單容易懂的故事。他告訴大眾說,你看,比如說今天是谷雨,你是一個農民,你種了稻谷,你當然很希望雨落在你的田里面,因為它可以滋潤你的稻田,讓你的稻谷長得很好。
可是,這個雨不止落在你的稻谷上,也落在你很不喜歡的雜草上。在這樣的一個谷雨的季節,有多少的植物,都在努力想要得到上天給它的滋潤。
這時候我想到了年輕時候,讀不懂的杜甫。杜甫寫春天寫到一個很動人的句子,叫做“欣欣物自私”。他說春天來的時候你去觀察,萬物欣欣向榮,每一個生命都要完成他自己,那個叫自私。我覺得好了不起。
因為我們平常講自私這個詞,都是負面的。可是一個偉大的詩人告訴你,每一個生命努力的完成自己的存活,是多么動人的一個力量,所以他用了欣欣物自私。我想幸好有這些美好的句子陪伴,在成長的過程里面,可以慢慢去認識。
我剛剛講說 50 歲的時候跟杜甫道歉,70 歲時候跟王維道歉,是多么快樂的一件事。因為生命本來就是很長很長的一條路,而在這一條路當中,你不知道自己峰回路轉,還要遇到什么樣的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