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出來旅游來到了一個以前差點結緣的城市,漫步在城市街頭,忽然對“人生是曠野,而不是軌道”這句話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和領悟。
那是2015年的事情了,我是2014年12月參加的研究生入學考試,2015年3月出成績,當時報考的是一個985院校,沒過線,但是過了國家線,可以調劑。
但是這個城市的一個雙非一本大學也是剛開始招收研究生,招不滿,所以有很多調劑名額,招生辦還打電話給我了,問我要不要去他們那里讀研。
但是那時候人年輕,就是莽,不就是一次沒考上么?再來一次就是了唄!調劑?不去!接著考985!必須上個985!
人年輕的時候總是把一切想得很美好,總是要按照自己想象或者自己設定的那條路線去走。
其實現在回過頭來看,完全沒必要,你在這個學校讀研,和在那個學校讀研,差別并沒有那么大,國內的學校就三個檔次:清北,985/211、其他學校。
所以,如果你沒有在前面兩個檔次,那在最后一個選項里,具體哪個選項其實并不重要,對你以后的職業發展,很多還是要靠進入職場之后的努力。
2
出來玩的第二個感受是:經濟條件允許的話,在年輕的時候還是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不要總想著等有錢了再去享受生活,因為那時候,所有的快樂都會大打折扣,甚至索然無味。
以前讀書的時候,或者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去到一個景區,一條小吃街,總是什么都感興趣,什么都想嘗試一下。
工作多年以后再去這些地方,總是會帶著一些審視的眼光去看待這些事情:所謂的特色街,都是義烏小商品市場,所謂的特色小吃,無非是炒酸奶、大魷魚、大香腸、各種奶茶啥的,而且對景區在節假日漲價很是痛恨。
這就是所謂的“成熟”帶來的副作用,你沒有以前的那種心境了,當你30歲的時候再去18歲時想去的地方,已經毫無意義。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
3
最后一點感觸是:出來看一看,暫時忘掉工作和生活的煩惱,只是看一看這個世界,其實也更加有利于找尋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旅途中你總能看到很多不同的風景,接觸很多不一樣的人,以及他們所代表的生活方式。
凌晨兩點半在燒烤店看到一對夫妻帶著一條邊牧在喝酒擼串,都很精致也很溫柔,很平和,看樣子應該也是出來旅游的,看他們點了很多,就去問他們某道菜好不好吃,直接就端起來叫我嘗一嘗。
我不知道有多少夫妻或者情侶,能夠在凌晨兩點半的是去一個小燒烤店,一邊擼串喝酒一邊平和地暢聊人生,而不是總是以種種借口和理由拒絕溝通:明天要上班、大半夜還吃這么重口味、老人孩子睡著了……理由多的是,這些事情也最終都會被解決。
但,世界上沒有那么多的來日方長,只有世事無常,偶爾的一次心血來潮,其實不影響原本的生活節奏。
你說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