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9日—30日,全國教育科研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聚焦“高等教育戰略”主題舉行研討。
山東大學黨委書記任友群,福耀科技大學校長王樹國,清華大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一級教授謝維和,上海交通大學校務委員會專職副主任顧鋒,浙江大學教授徐小洲,科大訊飛集團高級副總裁、教育事業群總裁聶小林參與對話交流。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統計分析研究所所長馬曉強主持研討。
與會嘉賓一致認為,要以戰略性眼光、戰略性判斷和戰略性舉措,著力構建與國家戰略需求相適應、與新科技革命趨勢相契合、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的高等教育新格局。
山東大學黨委書記任友群認為堅持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發展戰略至關重要。要通過差異化戰略和服務國家戰略需求來實現長遠目標。建立科學的教育強國評價體系,客觀衡量面向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這一目標的發展進程。
福耀科技大學校長王樹國強調我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必須抓住未來十年的重大戰略機遇期。特別要重視25—35歲人才黃金創新期的培養效能,要改革高等教育評價體系,構建符合創新人才成長規律的新型教育生態。他著重指出人文社會科學是“道”,自然科學是“術”,兩者是人類文明的一體兩面,缺一不可。
清華大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一級教授謝維和提出高校分類改革的關鍵在于分類標準的構建。建議突破傳統學科導向,建立以社會貢獻為核心的評價體系,推動高等教育與地方經濟深度融合,強調教育研究要服務國家戰略需求。他特別闡明科技教育的優勢在于讓人使用正確的方法做事,人文教育的價值則是幫助人選擇去做正確的事。
上海交通大學校務委員會專職副主任顧鋒分享了以優勢學科為牽引、以學科交叉融合為路徑、以人才培養為核心的一流大學建設經驗。要堅持“五育并舉”,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與創新能力。
浙江大學徐小洲教授指出,高等教育必須建立分類評價體系,推動特色化發展。既要培養拔尖人才,也要保障整體教育質量,最終構建多元化、可持續的高等教育體系。
科大訊飛集團高級副總裁、教育事業群總裁聶小林從產業界視角探討了科技與人文融合的重要性,強調人工智能時代需要多層次、多類型的人才,人文教育在技術革命中具有核心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