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黃埔一期的畢業生,我們耳熟能詳的就是徐向前元帥以及陳賡大將了。徐帥和陳賡參加革命都非常早,資歷很老,當然名氣也很大。此外,還有一位被授予了上將軍銜,他就是同樣資深的周士第。
而在一期眾多的畢業生當中,有兩位被授予了中將軍銜,按照資歷來講,的確有些低了。那么,他們都是誰?
閻揆要
閻揆要是黃埔一期畢業的,和陳賡以及徐向前都是同期的校友。他1926年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曾參加清澗起義,這次起義雖然失敗了,但意義重大,打響了西北地區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不過紅軍時期他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做兵運工作,曾先后任楊虎城部警衛團副團長、團長。一直到1938年,潛伏在國民黨內部從事的兵運工作結束,才又加入了八路軍。
抗戰開始后,閻揆要歷任八路軍總司令部第一科科長,參謀處長,縱隊參謀長等職。后來。他去了前線,任冀魯豫軍區參謀長。解放戰爭時期,閻揆要先后擔任任西北野戰軍參謀長、第一野戰軍參謀長。
1955年,他被授予中將軍銜。之所以他看起來沒有其他野戰軍參謀長軍銜高,也是考慮到他之前的經歷,畢竟他做的是秘密工作。甚至,上級還把他入黨時間給搞錯了。
不過后來上級曾打算給他補授上將軍銜,但他對軍銜的高低并不在意,拒絕了。
彭明治
彭明治是黃埔軍校一期的畢業生,1925年就入了黨,在葉挺獨立團老早就擔任過排長了,還參加過北伐戰爭。后來,跟隨部隊參加了南昌起義。紅軍時期,他擔任過師參謀長,也參加了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和紅一方面軍長征。
從紅軍時期的表現來看,他的確要和周士第或陳賡有些差距,但他也是師級干部,級別并不低。
抗戰開始后,他擔任八路軍第115師343旅685團參謀長,參加平型關戰斗后任685團團長。沒多久就率部南下支援新四軍,并擴編為蘇魯豫支隊,任司令員,領導開辟蘇魯邊抗日根據地。皖南事變后,他擔任了第三師7旅的旅長。
抗戰勝利后,他隨部北上東北,仍然擔任旅長,可惜因病離開一段時間,后來擔任了四野13兵團副司令員兼參謀長。
解放后,他被調往了外交部,擔任了駐波蘭大使,大概率是不會參加授銜了。不過他因病又回了國,并且再次回到軍隊,擔任河北軍區司令員。因此,他在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