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之立夏與紹興黃酒
立夏: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交節時間在每年公歷5月5日至7日。標志著夏季的起始,紹興黃酒在此節氣中承載著獨特的文化內涵與養生功能。
立夏是傳統工藝制香雪酒的最佳時節,經夏天高溫糖化發酵,至秋天壓榨。立夏前后啟動的淋飯法制香雪酒工藝,通過高溫環境加速糖化反應,使酒體兼具糟燒白酒的濃烈與黃酒的綿甜,立夏時節憑借溫濕度條件與自然物候,為香雪酒的糖化發酵提供理想環境,氣溫升高、濕度增加,為酒醅發酵提供天然溫床,同時酒體中高酒精濃度(19%Vol以上)與高糖分可有效抑制有害菌滋生,確保發酵過程穩定,其釀造工藝與節氣文化的深度綁定,展現了傳統黃酒“天釀合一”的精髓。
立夏前后東南季風增強,杭州灣高耐酒精度耐鹽微生物(如高耐酒精度的酵母菌、乳酸菌)隨氣流沉降至鑒湖水域,為次年冬釀麥曲、發酵制備儲備菌種。??
立夏:交節后,日照增加,逐漸升溫,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了茁壯成長階段。此時夏熟作物如小麥處于?灌漿乳熟期?,籽粒逐漸飽滿,是決定產量的關鍵階段;江南立夏后進入雨季,田間積水易引發小麥銹病、赤霉病等病害,需及時清溝排水并噴施多菌靈等藥劑防治;立夏時節,小麥生產面臨氣候與病蟲害雙重挑戰,需結合傳統農諺經驗與現代農技手段,通過科學調控水肥、及時防治災害,保障夏糧穩產豐收;這一節氣與小麥的緊密關聯,體現了中國古代農耕文化對自然規律的深刻認知與實踐智慧。早稻插秧,立夏前后,首次下田拔秧插種,俗稱“開秧門”。制酒藥的原料早秈稻和制酒藥用的早稻草開始拔秧插種。辣蓼草5月份進入生殖生長期,成“農-釀”協同的生態鏈。?
?餞春迎夏儀式?:立夏飲“餞春酒”是紹興傳統民俗,佐以櫻桃、竹筍(俗稱“健腳筍”)、蠶豆(豌豆俗名)或蠶豆糯米飯,寓意“祛濕健體、送春迎夏”,呼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萬物至此皆長大”的物候特征?;通過飲酒儀式告別春季,迎接萬物生長的夏季,從餞春酒儀式到香雪酒投料,從季風攜良菌到辣蓼育小曲,象征“陰陽交替、生生不息”的自然哲學。立夏時節,紹興黃酒以祛濕養胃的養生價值融入日常生活,同時其釀造工藝與節氣文化緊密交織,體現了傳統智慧與自然節律的和諧統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