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預約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
——[宋]方回《乙未六月大暑》》
明天21時29分11秒
我們迎來
夏天的最后一個節氣
也是熱氣最足的時節
大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暑,熱也…今則熱氣猶大也。”經過一夏的醞釀,地表的熱量噴涌至頂峰,加之雨水充沛,南北攜手“濕熱交蒸”,夏日交響曲終于步入最高潮的樂章。
網上曾有一個話題:“用一句話形容你那里的天氣有多熱?”網友們詼諧并略帶夸張的回復中,透露出暑熱的煎熬:
我這條命,是空調給的!
在路上摔倒了,90%的面積是燙傷!
我和烤肉之間,只差一把孜然!
整座城市就是一個露天燒烤攤兒!
打敗我的,不是天真,是天真熱!
蘇軾曾以“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抒寫豪情,然而在“風既至而如湯”的大暑,微風拂來,反成加重灼燒感的熱浪。此刻,“哪兒涼快,哪兒待著去”真是一句再貼心不過的關懷了。
《管子》有云:“大暑至,萬物榮華。”季風氣候背景下,我們所說的“靠天吃飯”,實際上還是靠夏天吃飯,有萬物之榮華,才可能有萬民之富足。
農諺有云“早稻搶日,晚稻搶時”。大暑期間,喜溫作物生長快,此時也迎來了早稻搶收與晚稻搶插的“雙搶”關鍵時期。
夏天的西瓜最是解暑,一刀切開,紅瓤黑籽,汁水四溢;甜瓜脆爽可口,咬一口甜蜜滿溢;柔軟多汁的水蜜桃,清香鮮嫩,最是記憶中夏天的味道。
此時此刻,熱浪裹挾的活力正催熟萬物,稻田飄香,瓜果成熟,蟬鳴嘹亮,蛙叫聲響...熱鬧非凡的盛夏,孕育著作物的豐收,萬物也在此時,用熱情禮贊生命的美好。
王安石曾說,“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對于萬物而言,沒有什么好畏懼的,時序流轉,熱生繁茂,它們也有自己過夏天的方式。
大暑,我們苦夏,它們樂夏。既然我們以五谷為養,它們笑哈哈,我們苦哈哈便也值得了...
想起王羲之曾在夏天給朋友寫信,“今日甚熱,足下各匆匆,吾至乏惙力不具。”天氣太熱,咱們就不互相打擾,各自保重吧。
是啊,在這個最熱的時節,心懶怠了,親友也不必見了,宅在家里能不出門就不出了。
可是想想,其實待在家里,未嘗不是一種安然度夏。因為我們可以選擇讓自己舒服的方式,或者痛快暢飲,或者靜心共處,或者適時貼補,把夏天過得沉靜有力。
無論如何,順心暢意,好好過這個夏天,便是真正的安居。
大暑-三候
一侯丨腐草為螢
草叢中的螢火蟲卵化而出。
二侯丨土潤溽暑
此時節土壤濕潤、天氣悶熱。
三侯丨大雨時行
常有雷雨出現,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大暑-養生
大暑,既是夏日暑熱的極點,又是秋日將至的轉折,夏漫漫,容易影響食欲,一日三餐應選清熱祛暑的食物。
飲食清淡并不是只能吃素,而是要做到葷素搭配。可進食鴨肉、鯽魚、瘦肉、薏仁、銀耳、蘑菇等,此外,還可多食西瓜、瓠瓜、絲瓜、冬瓜等解暑生津的食物。平時還可以多用蓮子、芡實、荷葉、赤小豆、白扁豆、薏仁等煲湯或煮粥,有化濕的功效。
徐州人有“吃伏羊”的習俗,美曰“以熱制熱”。三伏天吃羊肉有一定的養生依據,中醫有在三伏天進行“冬病夏治”的傳統,認為此時吃羊肉散寒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熱性體質、容易上火、身體容易發“癰疽疔癤”的人,并不適合這種方式。
大暑節氣,最好多進行室內運動,或在晨起及傍晚氣溫較低的時間外出活動,不要在陽光下運動,避免中暑。尤其是對于患有高血壓病、心腦血管病的人來說,選擇傍晚運動最為安全。
不要長時間吹空調,室內外溫差以不超過5~8℃為宜,不要直接對著空調出風口,出汗時不要直接吹冷風。
明日大暑
愿你在灑滿陽光的盛夏
感受生活的美好
哼著喜歡的歌
伴著心愛的人
在盛夏深處積蓄能量
靜待秋風送爽
來源|央視新聞、人民日報、中國醫藥報
美編丨徐夢雨
徐州廣電編輯 | 黃雨桐
一審 | 蔣莉
二審 | 朱宸昕
三審 | 張清
轉發+在看,告訴身邊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