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專注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的怦然。
一個美國女人,比中國人更懂中國
1938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一位“中國通”——美國作家賽珍珠。她的獲獎感言震耳欲聾:“我屬于中國,我的書屬于中國。”
當西方世界還在用獵奇眼光審視東方時,賽珍珠已用“大地三部曲”撕開中國的面紗,直抵國人的靈魂最深處:我們對土地的執念,對家族的守護,對動蕩時代的生存智慧,早已刻進基因。
今天,讓我們透過這套“被名字耽誤的神作”,讀懂中國人千年不滅的根。
01
《大地》:從赤貧到地主,中國人為什么離不開土地
種地的王龍,赤腳踩進泥地,用一袋小米娶回來一個城里大戶人家的仆人作為妻子,從此,掀開了他靠一把鋤頭掘出一片天地的日子。
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王龍發家后既不買金也不買銀,第一件事就是買地,而且還不要被其他人知道,悄悄地買回來了老婆曾經服侍過的那家人的地。即便后來,洪水來了,他寧愿抱著地契跳河;饑荒來了,他寧愿啃樹皮也堅決不賣田。
這本書,作者大膽地描寫了土地與欲望的關系:王龍在田埂上與妻子野合,土地的豐饒與血脈的延續在此刻重疊。
身為外·國人的賽珍珠用她細膩而深刻的筆觸揭示了一個殘·酷·真·相:中·國·農·民·的“保·守”,是數·千·年·戰·亂·與饑·荒·訓·練·出的生存本能。
土地不僅是生產資料,更是亂·世·中·唯·一·可·控·的“永·恒”。當王龍將臉深深埋進泥土時,他聞到了比任·何·宗·教更·神·圣的氣·息——生·存的確·定·性。
02
第二部《兒子 三兄弟分家后的命運浮沉
第二部《兒子們》以王龍的死作為開場,講述了他的三個兒子在分家后各自的人生軌跡,深刻反映了那個時代中國家族的興衰和個人命運的跌宕起伏。
王老大性格軟弱懶散,喜好女色卻懼內,是名義上的地主。
他繼承了父親王龍的部分土地,但并未用心經營,反而貪圖享樂,揮霍無度。他靠賣地來維持日常大額開銷,對土地沒有太多的感情和責任感,只看重眼前的安逸。
王老二則從小被送入糧行當伙計,他精明能干,深諳生意之道。
他懂得盤算,會做生意,逐漸積累財富,成為城里的大掌柜。他重利輕義,甚至不斷收買哥哥和弟弟的土地,進一步擴張自己的勢力。王老二代表了那個時代一部分新興商人的形象,他們憑借自己的智慧和手段,在商業領域取得了成功,但也因此與家族成員產生了矛盾和沖突。
原本王龍最期待接下農務的三兒子王虎,因為一個丫鬟與父親決裂,投身軍旅。
王虎經歷了貧窮與苦難,面對社會動蕩,他選擇了暴力的道路。他從土匪做起,憑借著勇武和機智,集結了自己的兵力,掌控了大量的地盤,最終成為獨霸一方的軍閥。王虎在軍閥混戰中歷經榮辱浮沉,他謹慎、不近女色、不濫殺無辜,逐漸成為令人尊敬的大將軍。他的故事充滿了血腥與陰謀,但也展現了他的勇敢和堅韌。
在《兒子們》中,王家三兄弟雖然分家了,各自組建了自己的家庭,但傳統家庭中具有血緣關系的親人之間強烈的認同感,讓他們兄弟之間處于一種分而不離的狀態。例如,王虎變賣了父親王龍留給他的土地,籌集到買武器的經費,便返回家鄉附近的三省交界之地搶占地盤。他的兩個哥哥都幫了他的忙,王二的運糧船幫助王虎走私軍火,暗中支持他。反過來,王虎也以兵力給他的哥哥們以保護。
賽珍珠通過王家三兄弟的故事,揭示了社·會·動·蕩·時·期·人·性·的復雜和土地對農民的重要性。貧窮和苦難滋生了土·匪·和·軍·閥,農民們在災難中頑強生存,耕耘著貧困而無望的日子。同時,她也展現了不同生活道路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探討了家族榮譽、個人責任和社·會·變·遷·之間的關系。
03
《分家》:王家第三代在時代浪潮中的抉擇與迷茫
《分家》接續前兩部,故事的時間線進一步推進,王龍的孫輩們已然成長。
他們離開耕作與土地,作為地主后裔,移居到了當時工商業最為發達、思想最為活躍的沿海城市——上海。這座繁華的大都市,與他們祖輩所熟悉的鄉村土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預示著他們即將開啟與祖輩截然不同的人生。
王老虎(王虎)的獨生子王源,是這一代中的關鍵人物。他因不堪忍受·軍·閥·父親嚴苛的軍·事·訓·練,選擇了逃·營·回·鄉。然而,戰·亂·再次無·情地襲來,打破了他短暫的平靜生活。在動·蕩·不·安·的·局·勢下,王源輾轉坐上了開往美·國的船,踏上了異國他鄉的土地。
美·國,這個地大物博、農業發達的國家,對王源來說既充滿了機遇,又充滿了未知。
在美·國,他經歷了與美·國·姑娘的愛情,這段異國戀情如同一場洗·禮,讓他的人生發生了深刻的轉變。但此時的王源,卻陷入了“兩地無家”的困境。故鄉的土地和親人,與眼前這片陌生而又充滿誘惑的美·國·大·地,都讓他感到既熟悉又陌生。他不知道自己的根究竟在哪里,也不知道未來該何去何從,只能走向那未知的命運。
小說中,王源從海外歸來后,埋葬了父親,決心留在故鄉。
他試圖以現代農業改造古老鄉村,這一情節深刻地反映了在時代變遷下,新一代中國人對傳統與現代的思考與探索。他既懷念著祖父王龍對土地的那份深情,又渴望用新的理念和技術來改變鄉村的面貌。這種矛盾與掙扎,正是那個時代許多中國年輕人的真實寫照。
賽珍珠通過王源的故事,展現了在時代浪潮的沖擊下,王家第三代孩子所面臨的迷茫與抉擇。他們身處新舊交替的時代,既無法完全割舍對土地和家族的眷戀,又渴望追求新的生活和理想。這種復雜的情感和矛盾的心理,使得他們的故事更加引人深思。
讀完“大地系列三部曲”,我仿佛經歷了一場心靈的洗禮。它讓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國人對土地和家的那份深情。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或許會因為忙碌而忽略了身邊的土地和家。但當我們靜下心來,翻開這三本書,那些被遺忘的情感便會如潮水般涌上心頭。
職場二胎媽媽,專注家庭教育和孩子心理健康,分享育兒知識和好書,和孩子一起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