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團這5年,見過最為揪心的場景,那是去年秋天在黃山腳下。
72歲的王阿姨,緊緊地攥著登山杖,眼巴巴地望著纜車站,輕聲問道:“我能上去嗎?”她的兒子叮囑:“海拔太高了,您千萬別冒險!”
她盯著云霧里的迎客松;眼淚在眼眶中不停地打轉。70歲的坎,攔住了太多老人去看世界的腳步。
01健康是第一道坎,提前準備才不慌
70歲往后,身體狀態和年輕時大不一樣。
帶過最省心的團隊,是杭州來的“銀發姐妹團”。
領隊周姐,提前3個月,便開始忙活:先是收集所有人的體檢報告,接著按高血壓、糖尿病的情況,將藥分裝進小藥盒,就連血氧儀都準備了兩臺。
爬長城的那一天,68歲的李阿姨,突然心慌了起來,周姐立馬就拿出應急藥,同時聯系景區的醫護人員。
她總說:“咱們年紀大了,不打無準備之仗。
過了70歲,身體就像精密儀器,多一份準備,旅程就多一份保障。
總結:健康,是旅行的底氣,出發前多做準備,才能玩得安心。
02子女支持,是最好的“通關秘籍”
70歲,本應是輕松愉快地,享受生活,卻常常因為子女的擔憂,而絆住前行的腳步。
實際上,他們也渴望著能自由自在地,去追尋自己心中的那份,寧靜與美好。
記得,帶云南團的時候,65歲的老吳,悄悄地跟我說,這其實是他,首次獨自一人去旅行。
兒子原本反對,怕他迷路、生病。看他每日郁郁寡歡,悄悄給他報了名,給了他一個大大的驚喜。
為了安全起見,他兒子不僅給他買了意外險,還提前聯系我“特殊關照”。
一路上,老吳每天都會和兒子,進行視頻通話以報平安,他在洱海邊的時候,那笑容就如同一個孩子,輕松愉快。
他說:“孩子支持我出來,我這心里啊,踏實多了!
若家人能多些理解,70歲的旅程,也能走得更遠。
總結:一句鼓勵,一份關心,能讓父母的旅程充滿陽光。
03選對方式,旅行才更舒心
70歲之后,體力與從前相比大不相同,選對旅行方式著實至關重要。
曾帶過,最為“瘋狂”的一個團,成員是8位平均年齡70歲的攝影愛好者;他們呢并不急于趕赴景點,在婺源油菜花田一停留,便是三天之久,僅僅是為了等待那最為美麗的光影。
也帶過,害怕勞累的叔叔阿姨,全程選擇節奏緩慢的郵輪游,在甲板上曬曬太陽,看看表演,而且依舊玩得十分開心。
別再勉強自己,找到契合自身的節奏,70歲的旅途同樣絢爛奪目。
總結:別盲目跟風,找到適合的旅行方式,才能享受屬于自己的快樂。
04保持好心態,處處是風景
去年帶西藏團,70歲陳叔怕高反嚴重,沒敢去納木錯。大家都為他感到惋惜,不過他卻面帶笑容地說道:“留下些許遺憾吧,人生處處是風景!”
雖然不能去納木錯,卻攔不住他去廈門游玩的熱情。在廈門街頭,吃著地道地炸五香,與面攤老板聊天,別提多愜意了。
年齡,固然會帶來一定限制,但是心態卻能夠沖破邊界。
總結:放下執念,享受過程,70歲的旅程處處都是好風景。
70歲,就好像是在旅游的路途當中,遇到的一道坎兒,不過只要把準備工作做好了,獲得家人足夠的支持,選對合適的出行方式,依舊能夠去盡情擁抱詩和遠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