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瞧,晚唐的文藝青年李商隱又雙叒叕喝高了。不過這回他沒寫那些讓人猜到禿頭的無題詩,而是拎著紅燭跟滿地落花較上了勁——《花下醉》,一首被酒氣氤氳出的神作,愣是把賞花這件雅事,整出了搖滾現場般的癲狂與深情。
先來品品這首“醉后行為大賞”
原詩重現
- 尋芳不覺醉流霞,倚樹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紅燭賞殘花。
“尋芳不覺醉流霞,倚樹沉眠日已斜?!焙眉一?,這哥們兒找春天找得忘我,直接把自己灌進云彩里(流霞本指仙酒,這里代指美酒)。太陽都斜到西邊了,他還歪在樹下打呼嚕,活脫脫唐代版“醉臥花蔭君莫笑”。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紅燭賞殘花?!钡荣e客散盡、酒勁退去,人家偏不洗洗睡,而是舉著蠟燭跟快凋謝的花兒玩起深夜對話。這操作,簡直比現代人半夜刷短視頻還魔幻!
李商隱:一個把“emo”寫成絕句的男人
要說李商隱這人,活脫脫就是晚唐的憂郁系頂流。生在牛李黨爭的夾縫里,空有滿腹才華卻像被命運卡住喉嚨——考科舉被當權者使絆子,當官又被貶得滿中國跑,老婆還早逝留下六個娃要養。換別人早寫八百回《我的苦逼人生》了,他倒好,把眼淚熬成蜜,煉出“此情可待成追憶”這種讓千年后的人聽了還想哭的金句。
這首詩藏著多少成年人的倔強?
表面看是賞花,實則是李商隱在跟時間掰手腕。白天醉倒花下,是逃避現實的溫柔暴擊;深夜點燭看殘花,更像是跟青春告別的儀式感。就像現在年輕人說的:“我知這世界如露水般短暫,然而然而……”(此處應有BGM)
你發現沒?這哥們兒連傷春悲秋都透著股叛逆勁兒。別人惜春是“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他偏要舉著蠟燭把凋零的花瓣照得透亮,仿佛在說:“你凋你的,我偏要記住你最美的樣子!”這種“老子偏要和生活對線”的倔強,簡直比現代人的“深夜網抑云”酷一百倍。
當代人解鎖《花下醉》的新姿勢
說來也妙,這首千年前的詩,愣是跟現代人的精神狀態完美同頻:
- 白天假裝社畜,深夜舉著手機刷短視頻的姿勢,像不像“客散酒醒深夜后”?
- 看到櫻花雨瘋狂拍照發朋友圈的行為,何嘗不是“更持紅燭賞殘花”的數字版?
- 就連那句“倚樹沉眠日已斜”,簡直是為周末宅家躺平的年輕人量身定制的slogan!
殘花哲學:在破碎中尋找永恒
李商隱最絕的,是把“殘”字玩出了花。殘花、殘夢、殘春……在他筆下,殘缺不是終點,而是另一種開始。就像我們現代人,明明知道愛情會過期、理想會褪色,卻依然在每個深夜為那些“即將凋零的美好”舉杯。
下次當你看到落花,別急著傷春悲秋,學學李商隱——點支蠟燭(或打開手機閃光燈),跟即將逝去的美好說聲:“慢點走,讓我再看你一眼?!碑吘梗械母吖鈺r刻,往往藏在那些“醉后行為大賞”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