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誤會從“90天免簽”開始,一場全民狂歡的泡泡
4月底,中馬兩國互免簽證協議正式落地,“中國公民可免簽入境馬來西亞”的消息迅速引爆網絡。微信群炸了,小紅書刷屏,朋友圈全是“去馬來西亞躲冬”的計劃。
有人火速訂機票,有人預訂三個月民宿準備創業調研,還有人摩拳擦掌,把短視頻項目打包搬去吉隆坡。
“免簽!直接待90天,爽!”
“一年飛幾趟,基本就能半定居了吧!”
“每次待滿90天,換個國家再回來,完美!”
直到5月6日,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一則公告潑下一盆冷水:
免簽入境,每次最多停留30天;180天內,累計不得超過90天。
一夜之間,狂熱從“自由90天”冷卻變回“現實30天”。
還沒出發的人暗自慶幸,訂了長租的則開始研究退訂。
二、免簽“好用但不萬能”,現實比你想象更緊繃
我們再來捋一遍政策細節:
?免簽入境,無需提前申請;
?單次最多30天;
?180天內不得累計超過90天;
? 我們實地經驗提醒:第31天還不離境,會被罰款,嚴重者可能面臨遣返。
結論只有一個:
免簽不能讓你“住在馬來西亞”。
你不是在旅游,而是在“非法滯留”;不是考察市場,而是在“灰色創業”。
三、免簽灰區,被“聰明人”用來搞創業
政策一出,立刻有人“靈活操作”:
攝影團隊推出299馬幣低價套餐,妝發、場地、修圖視頻全包;
美甲師、按摩師、導游用游客身份直接上崗,省了準證;
裝修工低價搶單,把本地同行壓得透不過氣。
這些“游客”用免簽身份在本地賺錢,不注冊、不納稅、不請本地員工——成本低得不合理。
看似靈活,其實擠壓的是本地守法商家的生存空間。
四、“打不過就加入”?劣幣驅逐良幣正在上演
你以為這只是他人問題?錯了,它正在影響整個市場生態。
小紅書上有人爆料:
“吉隆坡有火鍋店開始用合成肉了,嚇人?!?/blockquote>這不是他們要坑,而是被卷逼出來的。
久而久之,本地市場卷入一場“劣幣驅逐良幣”的戰爭,卷走的不是創新,而是基本的商業倫理。
五、別以為沒人管,政策反噬正在靠近這些“靈活打法”,正醞釀政策反噬。
本地商會多次上書政府,要求整頓“免簽濫用”;
媒體開始點名批評,曝光無證經營現象;
入境口岸可能會加強審查,抽查返程機票和入境動機;
政府也許會被逼擬設專項執法隊,明令禁止免簽游客從事商業活動。
屆時受影響的,不只是“邊走邊賺”的副業客,而是那些原本想正規落地、合法創業、認真做生意的中國商家。
六、真正想長住,為什么大家都選“第二家園簽證”?說到底,想在馬來西亞長期生活、安心創業,靠免簽絕對不現實。
? 出入境頻繁,累;
? 法規模糊,風險大;
? 身份尷尬,一查就涼。
所以越來越多人選擇——
馬來西亞第二家園簽證(MM2H)
這是馬來西亞政府專為希望長期居留外國人打造的官方簽證項目。
為什么大家都選它?
合法長期居住:不用頻繁出入境,直接長?。?/p>
???全家可申請:配偶、孩子、父母都可納入;
注冊公司:安心創業,擁有完整法人資格;
孩子教育自由:國際學校、公立學校自由擇校;
養老天堂:氣候適宜、醫療發達、生活舒適;
?身份穩定:合法身份,遠離遣返、灰區風險;
公平競爭:不怕被卷,用實力站穩腳跟。
結語:你可以住在馬來西亞,但別住在政策邊緣
免簽,是友誼的橋梁,不是灰色創業的通行證。
灰色操作卷起來,只會害了本地商家、正規創業者,甚至攪亂本來良性的投資環境。
如果你是真心想來馬來西亞——創業、養老、陪讀、投資;
如果你想讓孩子安心讀書、父母舒心養老、事業合法落地;
那么——
?第二家園簽證,是你最明智的選擇。
私信我們,定制你的馬來西亞落地方案,
開啟合法、安心、有尊嚴的新生活。
小編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