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業世界中,誠信經營的企業如河南胖東來,以優質服務、高員工福利和透明管理贏得消費者信賴,被譽為“中國零售業奇跡”,其本應成為商業界的標桿,讓其他從業者學習其商業經營的理念,但有些無良的業者卻為了掙快錢,“蹭流量”,“仿品牌”,甚至于東來自己也遭到無端指責,大量黑粉攻擊于東來,導致于老板心灰意冷,下線了自己以往的視頻,并稱“柴懟懟如果不受處罰,自己將退網甚至退出胖東來”。
從浙江“胖都來”的名稱模仿,到網紅博主“兩個小段”的惡意抹黑,再到“柴懟懟”對玉石暴利的無端指控,胖東來頻頻遭遇不正當競爭和名譽侵權。而這些現象似乎屢禁不止,如不遏制這些“壞人”的投機行為,“好人”將永無寧日,而這社會將因劣幣驅逐良幣而呈現生態的惡化,社會秩序的倒退。
在某篇文章《》中,作者將此現象歸納為資本對百姓的剝削,說這些不良網紅都是所謂的資本引導的,我覺得其真是用心險惡,無視這是社會問題,是平臺問題,是政府的管理問題,反而把仇恨往資本頭上引導,歹毒啊。
一、胖東來的“流量劫”:誠信引來的惡意圍獵
胖東來以“愛與自由”的經營理念,締造了零售業的傳奇。其創始人于東來堅持高薪養員工、每周閉店一天、顧客投訴最高獎勵500元,門店被戲稱為“6A級景區”,在一個三縣級城市許昌締造了商業界的神話。
然而,成功的光環卻帶來了“流量劫”,被一些投機分子所圍獵:
1. 胖都來“傍名牌”風波(2025年5月)
浙江嘉興“胖都來”賣場開業,名稱與胖東來僅一字之差,并找來一堆明星為其站臺,而其宣傳中刻意突出“胖都來”字樣,引發“碰瓷”質疑。胖都來雖辯稱“都”取自老板姓氏,“胖”寓意豐盈,否認模仿,卻對網友調侃“欣然接受”,試圖借爭議博關注,而其賣場中的“楊波大潤發”也算是碰瓷界的鼻祖。胖東來迅速寄送律師函,指控其商標侵權和不正當競爭,并向當地的市場監督局進行投訴。
但我比較質疑的是,當地的市場監督局在審批其公司名稱時,當地城管局在審批其門頭招牌時,難道不知道胖都來和“葉波大潤發”這兩個名字侵犯了別人的商標產權嗎?如果知道而允許,是不是屬于瀆職?如果不知道,是不是屬于有失職之嫌。2. 紅內褲掉色風波(2025年2月)
年初, 網紅博主“兩個小段”發布視頻,稱胖東來售賣的紅內褲掉色引發過敏,質疑其品質和服務,視頻獲1億播放量。而胖東來在的得知后2小時內便下架產品、帶博主就醫并支付500元投訴獎勵,而“兩個小段”繼續發視頻指責,但胖東來隨后發布53頁調查報告,證明內褲合格、無過敏問題,并起訴博主名譽侵權,索賠100萬元。博主最終道歉,承認情緒化表達誤導公眾,但此時,網紅卻收了一大波流量和粉絲,估計經濟效益也不菲。
胖東來雖最終以自己的硬剛贏得了官司,但卻浪費了企業的人力與財力,而博主為蹭胖東來的流量而捏造事實的惡意,卻鮮有懲罰。3. 柴懟懟玉石暴利指控(2025年4-5月)
惡意蹭胖東來流量的還有抖音博主“柴懟懟”,他也是來自浙江的博主,4月份就在抖音上稱胖東來以幾百元成本的玉石卻在商場售賣數萬元,暗示其靠“割韭菜”盈利,其視頻引發很多不明真相的網友熱議。而胖東來公開玉石銷售數據(占總營收0.34%,毛利率20%),反駁暴利指控,并在許昌中院起訴博主,索賠500萬元。抖音下架其29條侵權視頻,限制賬號權限。于東來甚至放話,若柴懟懟不受罰,將關閉胖東來,展現了捍衛清白的決心。而柴懟懟隨后卻用一股不可描述的口氣連平臺一起硬懟“等我忙忘了這段時間,看我怎么搞你們”,一股流氓氣息躍然紙上。令人困惑的是,上述兩位碰瓷胖東來的,柴懟懟和都老板都是來自于浙江,而浙江又向來以營商環境友好著稱,但就是這樣友好到允許自家的商人胡作非為嗎?
4. 宋清輝名譽侵權(2025年4月)
浙江人在蹭河南人于東來,而河南人自己也沒忘記這個“福利”,來自河南的自封“經濟學家宋清輝”在微博發文貶低胖東來“缺乏核心競爭力,靠流量生存”,并攻擊于東來“初中沒畢業、愛作秀”。這種認知當然顯得其有點卑劣,胖東來如果沒有核心競爭力,早就無法在充分競爭的零售行業生存,更不可能成為標桿而引來像永輝這樣的零售大佬前來學習,至于指責其“初中沒畢業”更是不可理喻,人的經營才能不以學歷為評判標準,作為老板,他自己有沒有學歷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善于利用有學歷有才能的人,至于說他“愛作秀”,一個品牌就是要善于利用各種機會來營銷自己。
針對宋清輝的指責,胖東來迅速起訴其誹謗,公開經營理念和業績數據,澄清誤解。
雖然說清者自清,但一直有蒼蠅圍著你嗡嗡地轉,也是挺討厭的。我也曾因此寫過一篇文章《》5. 司馬南未經許可直播(2024年10月)
已經被封號,去美國享福的網紅司馬南也不忘蹭胖東來流量。去年十月份在未經胖東來允許的情況下,在天使城直播,后被勸離,有人指責胖東來“傲慢”,但胖東來澄清,賣場為保護顧客隱私禁止直播,規定對所有人一視同仁,體現了胖東來保護顧客利益,并著力經營,而非靠炒作起家,不然數千萬粉絲的“愛國大V”主動來帶流量,何樂而不為?畢竟,夾頭粉的錢也是錢。
6. 媒體集體攻擊(2024年11-12月)
也許是得罪同行太多,僅因為胖東來發文禁止公司上下在員工婚喪嫁娶時隨禮收禮,而受到20多家紙媒發文炮轟干涉員工生活,并質疑胖東來商業模式不可持續、用低價破壞營商環境,而完全忽視其在降低員工負擔方面的努力,和其150億元營收和40%增長的業績。而于東來則通過直播和抖音發聲,強調員工幸福和消費者體驗,消費者則自發聲音反駁媒體“雙標”,使胖東來“越黑越火”。
胖東來頻遭蹭流量和無端指責,折射出這個社會以及商業生態中的深層問題:
1. 高知名度的“流量誘惑”
胖東來的成功使其成為流量洼地。胖都來通過模仿名稱、柴懟懟通過爭議話題、媒體通過負面報道,均試圖以低成本分一杯羹。這種“蹭熱度”行為無需創新,只需攀附知名品牌即可獲利,而公眾卻對此無能為了。
類似的還有那些以丑為美,流量之上的商業現象,頻頻因此獲利,讓人不適。2. 投機心理與倫理缺失
因為制度的懲罰機制不完善,部分企業和個人缺乏商業倫理,將“傍名牌”或惡意抹黑視為捷徑。胖都來對調侃的“欣然接受”、兩個小段的夸張指控,反映了投機者對法律和道德的漠視,或者是投機失敗的成本過低。3. 法律漏洞與執法成本
盡管《商標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為品牌保護提供了依據,但地方執法力度不一,還存在著地方保護主義,導致侵權成本較低。胖都來心存僥幸,柴懟懟低估了訴訟風險,導致類似行為屢禁不止。4. 輿論放大與信息不對稱
社交媒體如抖音加速了謠言傳播,兩個小段的1億播放量、柴懟懟的爭議視頻,都利用了公眾對胖東來的關注。信息不對稱讓消費者易被誤導,而平臺對爭議流量的過分縱容,導致誠信企業需耗費大量資源澄清:造謠一張嘴,辟謠卻要跑斷腿。
若“蹭流量”和惡意指責的“壞人”得不到有效的遏制,誠信經營的“好人”將面臨無盡的困擾:
1. 品牌信任危機
胖都來的名稱混淆、柴懟懟的暴利指控,可能讓消費者誤解胖東來,削弱其商譽。長期看,品牌信任的流失將動搖企業發展的根基。2. 資源內耗與創新受阻
胖東來在應對胖都來、兩個小段等事件時,投入了大量時間、資金和精力用于調查、訴訟和公關。這不僅分散了經營資源,還可能抑制其創新能力。3. 惡性競爭泛濫
若“傍名牌”和惡意抹黑成為常態,誠信企業將喪失競爭優勢。而如果這種賺快錢的捷徑不被切斷,則會引致眾多人效仿而導致誠信經營的企業失去信心,類似胖東來式的優質服務和高福利模式,可能因投機者的擠壓而難以持續,市場將陷入“劣幣驅逐良幣”的惡循環。4. 社會價值觀扭曲
胖都來“以蹭為榮”、媒體“為黑而黑”的行為,若不被懲戒,將助長投機文化,侵蝕尊重知識產權和誠信經營的社會共識。
胖東來的應對為誠信企業提供了范本,但要徹底遏制“壞人”,需多方協同:
1. 加強法律保護與震懾
? 提高商標侵權和名譽侵權的處罰力度,引入懲罰性賠償,讓投機者付出高昂代價。胖東來對柴懟懟索賠500萬元的訴訟,正是震懾信號。
? 市場監管部門應從源頭抓起,并在后續處理中加速,如胖東來向海寧市監局的投訴需及時跟進,確保執法效果,而其前端的堵漏更應舉一反三。
? 建立典型判例,如之前大潤發勝訴葉波大潤發的300萬元賠償案,為企業維權提供司法指引(不知海寧市監局是否在受理其門頭時查詢過該案件)
2. 企業自強與行業自律
? 企業應全面注冊商標,覆蓋相關類別,防范“胖都來”式模仿。
? 學習胖東來的危機公關,結合透明數據(如玉石銷售占比)和法律行動(如起訴兩個小段),快速化解危機。
? 行業協會應推動誠信經營規范,抵制“傍名牌”和惡意抹黑,鼓勵原創品牌發展。
3. 消費者教育與輿論監督
? 通過媒體和平臺普及知識產權知識,提高消費者辨別真偽的能力。胖東來的公開聲明和調查報告,有效引導了公眾支持正牌。
? 社交媒體應加強對謠言和侵權內容的監管,如抖音下架柴懟懟視頻,限制其傳播空間。
? 公眾監督是關鍵,網友對胖都來、宋清輝的批評,促使投機者面臨壓力。
4. 倡導誠信文化,抵制投機風氣
? 抵制“以蹭為榮”的心態,批判胖都來式的投機行為,弘揚胖東來式的誠信經營。
? 媒體應承擔社會責任,摒棄“為黑而黑”的流量邏輯,客觀報道企業貢獻。
? 學校和企業可開展知識產權教育,培養尊重原創的社會共識。
胖東來被“胖都來”、兩個小段、柴懟懟等人圍獵的經歷,警醒我們:壞人不被遏制,好人將永無寧日。這些投機者以“蹭流量”和惡意指責為武器,侵蝕誠信企業的商譽,擾亂市場秩序m單靠企業之力不足以根除頑疾。法律的利劍、行業的自律、消費者的覺醒和社會的共識,缺一不可。
只有讓“壞人”付出代價,“好人”才能在公平的舞臺上綻放光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