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九一三事件發(fā)生后不久,時任總參謀長的開國上將黃永勝被隔離審查,自此之后被關(guān)押起來。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相關(guān)部門決定公審“兩案”,1981年,作為“兩案”主犯之一的黃永勝被判處有期徒刑18年,判刑之后不久,黃永勝被保外就醫(yī),安置在青島。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是黃永勝的兒子,他的名字叫黃春光。值得一提的是,黃春光在照顧父親黃永勝時,曾經(jīng)以父親的名義給中央寫了一封信,這封信無形之中幫助了很多老干部。那么,黃春光寫信是怎么一回事呢?這前后又有什么故事呢?
黃春光出生于1943年,湖北人,早年時期,黃春光曾考入西安軍事電信工程學院讀書,畢業(yè)之后加入空軍。作為黃永勝的兒子,黃春光的參軍之路一帆風順,九一三事件發(fā)生前,黃春光已經(jīng)成為空軍的一名基層干部了,擔任了北京軍區(qū)空軍防止突然襲擊辦公室副主任。
1971年9月24日,九一三事件發(fā)生后11天,黃永勝被隔離審查,他在西山的住處也被抄家。當時黃春光突然想起父親的存款還沒有處理,于是急忙跑到西山,想進屋里把父親的存款拿出來,不過,黃春光不僅沒有拿到黃永勝的存款,反而被關(guān)押起來,理由是他參與了黃永勝燒文件的過程,需要配合調(diào)查。
在這之后,黃春光先是被關(guān)押在亞療,一段時間后又被轉(zhuǎn)移到北京軍區(qū)招待所。審查一段時間后,辦案人員就對黃春光不聞不問了,黃春光也比較自由,甚至可以在院子里活動。1973年,黃春光被下放到團河農(nóng)場勞動了一段時間,團河農(nóng)場解散后,他又返回了北京。
1975年,黃春光從部隊轉(zhuǎn)業(yè),被安置在廣東韶關(guān)的一家工廠擔任副廠長。一開始,黃春光是被分配到湖北一個極其偏僻的地方,黃春光死活不去,問他想去哪里,黃春光回答想去廣州,于是相關(guān)部門就把他安置在了廣東韶關(guān)。
1981年,黃永勝被判刑后上級批準他保外就醫(yī),安置在青島。黃永勝被安置之前,公安部門找到黃春光談話,問他誰跟著一起去青島照顧黃永勝?最終黃春光定了自己與三弟,他倆一起去青島照顧黃永勝。
在這之后,黃春光的人事關(guān)系轉(zhuǎn)到青島,他也擔任了青島無線電三廠的副廠長。一開始,黃永勝被安置在青島臺西醫(yī)院,每月生活費僅有100元,所有的伙食費以及報紙等開銷全部從這筆錢中支出,而且黃永勝的存款也一直被封存,取不出來。在這種背景下,黃永勝的100元花得有點捉襟見肘。
1982年,黃春光以父親黃永勝的名義給中央寫了一封信。在信中,黃春光表達了物價逐漸升高,100元生活費不太夠用,希望中央能增加父親的生活費的請求。中央接到黃春光的信后非常重視,經(jīng)過研究后,決定把這些受處分的老干部的生活費增加到每月200元。
也就是說,黃春光的一封信不僅增加了父親黃永勝的生活費,而且也在無形之中幫助了很多老干部,比如邱會作、李作鵬、吳法憲、陳伯達、丁盛等人,他們的生活費都漲到了每月200元,生活立刻就有了直接改觀。估計他們當年都不知道,這背后其實是黃春光寫的信起了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