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嚴控加班、電商平臺取消“僅退款”、小紅書告別“大小周”……進入2025年,大廠打頭陣,“反內卷”成為各行各業的關鍵詞。
但也有反其道而行者。比如,陽光保險。
五一假日前夕,陽光保險因內部的一則通知,“喜提”微博熱搜:張維功董事長4月9日與人力、科技板塊員工代表座談。董事長就參會人員提出的問題與想法,與大家互動交流、分享自己的觀點與意見,直至凌晨2點半,座談會才在意猶未盡的氛圍中結束。這場持續到凌晨的座談會并不是一次簡單的座談,而是陽光保險向更為高效和科學管理邁出的重要一步。
▲圖源:微博
對此,不少網友提出質疑:“公司有沒有給加班費,有沒有給補休,建議勞動監察(部門)認真查一下。”“凌晨兩點腦袋都暈了吧,能想出什么好方案?”也有網友挖苦道:“好意思嗎?董事長白天可以睡到12點。精神肯定好。累的是牛馬……”
據媒體報道,陽光保險剛剛組建不久,便在行業內流傳出“夜總會”的名號——夜里總開會。
但今時不同往日。敢于逆著潮水的方向,把自己往“死里卷”,陽光保險是否有難處?
01“開門紅”還是“開門黑”?
天眼查顯示,陽光保險是一家從財險起家的民營險企,2005年7月成立,歷經多年發展,目前已擁有財產保險、人壽保險、信用保證保險、資產管理、醫療健康等多家專業子公司。
2022年12月,陽光保險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成為我國中生代險企中首家登陸資本市場的企業,也是國內第十家成功上市的保險公司,上市時發行價為每股5.83港元。
但之后,其走勢便一路向下。截至5月6日收盤,陽光保險股價報3.48港元/股,較發行價下跌超40%,市值蒸發愈200億港元。
投資者之所以用腳投票,和陽光保險疲軟的業績不無關系。先從最近的說起。
每年“開門紅”,都是各大險企重要的簽單節點,也為全年的好收成奠定基礎。但今年,陽光保險遭遇“寒流”。
據公司在港交所發布的公告顯示,2025年1月,陽光財險原保險合同保費收入約為51.64億元,陽光人壽原保險合同保費收入約為172.39億元,相較上年同期,分別微增1.12%,下滑4.96%。
▲圖源:陽光保險公告
同期,新華保險的原保險保費收入約為394.49億元,同比增長32%;太保人壽原保險保費收入為495.75億元,同比增長10.3%。
對比之下,凸顯陽光保險不佳的市場表現。
而就整個一季度的經營情況來說,陽光財險實現營收124.02億元,凈利潤為3.5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3.1%、133%;陽光人壽實現營收90.34億元,凈利潤14.39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6.63%、-21.62%。
▲數據來源:陽光保險財報
簡單計算,雖然陽光保險的總營收有所提升,但凈利潤卻是減少的,即增收不增利。
據柒財經了解,陽光人壽以銀保渠道為主力渠道,受“報行合一”新政實施后,渠道傭金大幅下降導致銷售積極性受挫,短期內可能使終端背負較大壓力。
此外,行業進入“深水區”,出清加速,分化加劇,頭部險企尚能憑借體量、資源、技術與品牌優勢穩住陣腳,但中小險企面臨的挑戰將前所未有。
該背景下,陽光保險這兩年的日子過得也相對局促。
02業績回暖背后
2024年,陽光保險交出了一份有進步的“成績單”:全年總保費收入1283.8億元,同比增長8.0%;保險服務收入640億元,同比增長6.9%。集團內含價值1157.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1.2%。
得益于此,陽光保險在2024年錄得歸母凈利潤54.5億元,同比大幅上揚45.8%,也成為年報的一大亮點。
但拉長視線看,陽光保險的盈利規模呈萎縮狀。
早在2021年,陽光保險的歸母凈利潤就達到了58.83億元,也是自有公開信息披露起的“人生巔峰”,但在登陸資本市場的第一年,即2022年,其就上演了一出“變臉”戲法,并且還在“下坡路”上連續沉淪了兩年:
2022年、2023年,陽光保險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8.8億元、37.4億元,同比降幅分別為17.0%、16.8%,已經不及2019年的水平。
▲數據來源:陽光保險財報
而2024年創利能力的強勁反彈,主要系主業之外的投資收益“挑大梁”。
華泰證券指出,2024年陽光保險總投資收益率同比提升0.9pcts至4.3%,帶動業績超預期增長。
財報顯示,憑借著資本利得、利息和股息收入的增長,陽光保險2024年的投資收益達到131.3億元,較上年狂飆145.6%。
其中,公司壽險業務的投資收益為111.3億元,同比勁增125.4%;財險業務的投資收益為9.5億元。
而就整體的投資組合來講,權益類金融資產占比為21.8%,投資金額達1195.4億元,同比上漲18%。其中,股票類投資金額為675.9億元,同比猛增28.4%。
陽光保險在公告中表示,自2021年以來配置高分紅價值股等穩健財務收益目標,并在2024年初明確以防御為主線的權益投資策略,夯實投資收益底倉。面對市場的波動和政策的調整,成立分析小組專項跟蹤,適時抓住機會增厚收益。
▲圖源:陽光保險年報
有必要提及的是,投資收益的獲取往往依賴股市、債市的行情,具有波動性大、不確定性、脆弱性強等特征,持續性較難把握。
更直白地講,如果剔除這部分賺頭后,陽光保險去年的“答卷”還能不能這么好看,需要打個問號。
此外,2024年,陽光財險綜合成本率(COR)99.7%,同比提升1%,意味著承保業務已逼近虧損的邊緣,全年僅實現承保利潤1.2億元。
相比同業,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太保財險、太平財險,2024年的綜合成本率分別為98.8%、98.3%、98.6%、98.2%,均未突破99%。
03合規“警報”頻響
除了穩健性欠佳的業績,陽光保險正頻繁拉響合規“警報”。
3月19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廣東分局下發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陽光財險旗下四家分支機構,因“拒不依法履行保險合同約定的賠償義務”“未按照規定使用經批準或者備案的條款費率”等原因,合計被罰款近110萬,多位負責人被警告。
2月底,陽光財險寧波市分公司因財務業務數據不真實、虛構保險中介業務、承保異地雇主責任險業務,被警告并處罰款56萬元。
柒財經粗略梳理,2025年至今,陽光財險已經收到至少6張罰單,合計罰沒金額超260萬元;陽光人壽收到5張罰單,合計罰沒金額近4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陽光保險還提供貸款服務。在黑貓投訴上,搜索“陽光保險”,出來的維權信息高達5740條,不少涉及捆綁銷售、暴力催收、隱私泄露等問題。
有用戶表示:2022年5月在陽光保險公司借了一筆貸款10萬元,資方為光大銀行,分36期還款……之后注意到每期保費高達860元,相當于年利率30%,超過國家標準。
▲圖源:黑貓投訴
另外在4月8日,有用戶投訴表示,其2018年在陽光保險辦理了20萬元的貸款,并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稀里糊涂辦理了一份每月保費2600元的保險。
▲圖源:黑貓投訴
回顧2024年,據不完全統計,陽光保險共“入手”30多張罰單,累計被處罰金額約500萬元,違規行為包括:虛構保險中介業務套取費用、編制虛假財務資料、給予投保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利益、承保異地雇主責任險、虛列傭金套取資金,唆使、誘導保險代理進行違背誠信義務活動等。
其中最大的一筆是去年11月,陽光財險潮州中心支公司因虛列費用、虛構保險中介業務套取手續費、給予投保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利益,被潮州監管分局罰款61萬元。
2025年則有變本加厲之勢,雖然時間還未過半,但陽光保險的罰單金額已經超過2024年三分之二,大概率創出新高。
由此也折射出,陽光保險在內部管理和審慎經營層面,存在嚴重漏洞。
面向未來,陽光保險要改進的地方還真不少,業績情勢亦不容樂觀。
華泰證券在研報中稱,因持續低利率環境,結合陽光保險2024年經營情況,下調盈利預測。
瑞銀在亦表達了類似觀點,展望2025年,預期陽光保險的保費收入按年增長將有所改善,但利潤率前景未明,將2025至2027年的凈利潤預測下調10%至1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