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社會領域指出: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動中,幫助幼兒理解行為規則的必要性,學習遵守規則。幼兒期是萌生規則意識和初步形成規則的重要時期,規則意識及執行規則的能力是幼兒學習、生活的基礎與保證。合肥市直屬機關幼兒園總園中班的幼兒正處于規則意識形成的關鍵期,但由于自控能力較弱,這個時期的幼兒還不太容易遵守規則,那么應該如何培養呢?
規則初理解
什么是規則?
什么是規則?中班的孩子對于“規則”,他們是怎么理解的呢?圍繞這個問題,幼兒展開了討論。
我將規則畫了出來
小朋友們對于“規則”有了一定的前期經驗,他們主動拿起畫筆,用繪畫的形式積極表達自己理解的規則。
班級規則由我制定
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孩子們知道了“規則”的重要性,有的小朋友提議大家一起來制定我們的“班級公約”,那班級公約到底指哪些呢?
孩子們用繪畫的形式記錄了下來,小朋友們有這么多想要制定的規則,那到底該怎么選呢?于是,大家決定通過投票的方式來確定“班級公約”。
教師感悟:在深入思考與積極探尋的過程中,孩子們經由充分的談論以及民主的投票方式,逐漸對幼兒園規則形成了較為深刻且全面的認識。
游戲規則我遵守
交警爸爸進課堂
汪婧安小朋友的爸爸——合肥市交警支隊的靳警官,身著筆挺制服走進課堂,為孩子們帶來一堂生動有趣的交通安全啟蒙課。他不僅詳細介紹了交警的裝備與職責,還通過情景模擬,讓孩子們親身體驗交警的工作日常。孩子們在興奮與好奇中,深刻理解了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
親子同行探規則
通過親子任務卡,孩子們與家長一同走出家門,尋找并學習交通標志。他們用彩筆描繪出心中的交通規則。班級分享會上,孩子們用稚嫩的聲音講述著自己的發現,那份自豪與成就感溢于言表。
搖籃駕校學規則
巧妙地利用角色區“搖籃駕校”,讓孩子們在趣味橫生的角色扮演游戲中,親身體驗并深刻理解規則的重要性。從學習如何在“駕校”內有序排隊、耐心等待,到模擬駕駛時遵守交通信號、安全行駛,孩子們在享受游戲樂趣的同時,逐漸將這些規則內化于心。
教師感悟:教育是一場漫長的旅行,而“搖籃駕校”只是其中的一站。但正是這些點點滴滴的積累,構成了孩子們成長的足跡。作為教育者,我深感責任重大,但同時也滿懷希望。因為,我知道,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顆璀璨的星星,只要我們用心引導,他們就能在夜空中閃耀出最耀眼的光芒。
家庭規則
規則意識的建立不僅貫穿于幼兒園一日生活教育中,更與家庭教育密切相關。在建立起“幼兒園約定”后,有的孩子提出“我的家里也有規則”。
教師感悟:家庭規則有助于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例如,規定:“玩具玩完后要放回原處”,可以讓幼兒逐漸養成收納整理的習慣,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當他們在家庭環境中習慣遵守規則,比如按時吃飯、睡覺,在進入幼兒園或其他社會環境時,也更容易理解和遵循集體規則。
社會規則
除了在幼兒園、家里我們需要遵守規則,還有哪些規則需要我們遵守呢?
教師感悟:幼兒規則意識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我們在家園共育進行規則教育的同時,通過游戲及各種活動,多角度、多渠道地進行反復實踐,不斷內化,慢慢地樹立起遵守規則的意識,從而為孩子們順利地適應小學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希望我們的孩子都能全面、健康、快樂地成長。
在幼小銜接的關鍵時期,讓我們攜手為孩子們播種規則意識的種子,用耐心與愛澆灌,助力他們茁壯成長,自信地邁向小學的大門!幼小銜接我們在行動!
(王金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