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如何規范涉企行政執法檢查?如何避免“隨意查”“重復查”“放水查”?日前,重慶市以數字技術破題,率先推出“兩碼互核”工作機制,依托“執法+監督”數字應用平臺,實現執法任務全透明、檢查行為全記錄、企業權益全保障。這一創新舉措,既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生動實踐,也是優化營商環境的破題之筆。
4月30日上午,重慶市高新區綜合執法局聯合市場監管局對轄區一家規上企業開展“綜合查一次”。執法人員用移動終端掃描企業營業執照上的“企業碼”,企業負責人則掃描執法人員出示的“執法碼”。短短幾秒,“執法+監督”數字應用平臺即完成信息互核:執法人員可查看企業信用等級、歷史執法記錄,企業則可獲知檢查內容、執法人員身份及檢查標準。檢查全程軌跡自動記錄,結束后企業還可通過“執法碼”對執法行為進行評價或投訴。
“過去擔心檢查隨意、標準不清,現在掃完碼,檢查內容、人員身份一目了然,心里更踏實了。”重慶郭氏洪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郭以德對此深有感觸。高新區綜合執法局工作人員楊雪介紹:“‘兩碼互核’讓執法人員不敢‘任性查’,企業評價倒逼執法更規范。”
“兩碼互核”的背后,是重慶市對涉企行政執法改革的系統布局。重慶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依托數字化平臺,全市涉企檢查任務統一納入年度計劃,執法部門生成“執法碼”后方可入企檢查。以高新區為例,200家規上企業中,系統根據企業“信用+風險”等級(A級5家、B級183家、C級12家)智能分配檢查頻次,避免“一刀切”式監管。通過“綜合查一次”模式,多部門聯合檢查替代以往多頭重復檢查,既減輕企業負擔,又提升執法效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