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趙凱 朱羽帆 信陽臺
河南新聞廣播(FM95.5)2025年5月6日《縣域直通車》報道:
征遷工作如何既保障重大項目建設,又托起百姓“安居夢”?信陽市淮濱縣創(chuàng)新實施“暖心征遷”工程,實現(xiàn)項目推進與民生改善同頻共振,讓群眾安置更靈活、補償更實惠,助力城市建設與百姓幸福雙贏。
清晨,淮濱縣王家崗鄉(xiāng)王崗村村民王成周在自家即將要拆除的老房子前駐足。淮濱縣是淮河航運的起點,臨港項目建設需要征遷村民住房,一度讓他對未來充滿擔憂。可隨著一系列征遷舉措的推進,他的顧慮漸漸消除。
王成周回憶道:“這原本是我們的老房子,剛聽說要拆遷時心里很沒底。后來村干部和鄉(xiāng)干部多次上門講解政策,幫我們詳細核算經(jīng)濟賬,還介紹了房票制度的優(yōu)勢,這才讓我們安下心來。”他接著說:“用房票兌換的新房子,正在裝修,很快就要入住了,不僅改善居住的條件,還讓孩子獲得了更好的入學機會。”
王成周所說的房票,正是淮濱縣推出的“房票+”惠民政策。用50萬元房屋補償款,加上20%的購房補貼,王成周就成功置換了價值60萬元的縣城房產(chǎn)。
征遷工作啟動前,當?shù)攸h委、政府就召開動員大會統(tǒng)一思想,精準解決征遷難題。淮濱縣王家崗鄉(xiāng)12位班子成員編入包片、包村、包戶責任體系,還通過航拍測繪、權屬登記、現(xiàn)場丈量三重數(shù)據(jù)交叉驗證,確保征遷群眾補償零差錯。
王家崗鄉(xiāng)黨委副書記董波介紹,該鄉(xiāng)創(chuàng)新建立“三級包保+四色預警”工作機制,組建12個專項工作組下沉網(wǎng)格,運用“情、理、法”三維工作法成功化解矛盾糾紛47起。“比如武村兩戶村民積怨多年的矛盾,我們就是在村頭老槐樹下,通過喝茶聊天的調(diào)解方式圓滿解決的。”董波舉例說道。
服務臨港經(jīng)濟區(qū)這一省級重點項目建設,淮濱縣秉持“花小錢辦大事”的理念,以“黨委統(tǒng)籌”為中心圓,輻射“陽光征遷機制、惠民政策包、多元解紛網(wǎng)”三大板塊,輻射多個民生場景。
“王家崗征遷群眾就業(yè)轉(zhuǎn)化率達91%,人均可支配收入較征遷前增長13%,真正實現(xiàn)‘拆出發(fā)展空間、遷出幸福指數(shù)’的目標。”淮濱縣王家崗鄉(xiāng)黨委書記王濤表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