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劉凱 北京報道
5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宣布,為落實適度寬松貨幣政策并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央行將階段性下調汽車金融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存款準備金率5個百分點至0%,此舉被視為精準滴灌汽車租賃及相關產業鏈的關鍵舉措。
此次政策調整不僅緩解了汽車租賃企業長期面臨的融資約束,更與央行同步推出的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萬億流動性、下調政策利率0.1個百分點帶動LPR下行等組合拳形成聯動效應。分析認為,資金成本的降低將加速汽車租賃行業資產周轉率提升,并通過優惠信貸方案刺激終端消費,尤其在新能源汽車普及與“以舊換新”政策疊加背景下,有望推動行業滲透率進一步提升。
在租車市場日益火爆但也亂象頻出的當下,具體實施細則的落地,或加速汽車租賃企業布局下沉市場,為經濟復蘇注入消費端活力。
租車市場越來越火
出行平臺最新數據顯示,“五一”假期期間,全國人均租車消費較去年同期增長24%,平均租車時長延長至4天,異地自駕訂單占比高達85%,異地出行規模持續擴容,假期異地租車訂單較2024年增長4%。
“早上8點,我就在成都租車點排隊了。”來自杭州的周女士興奮地說。她和閨蜜提前二十天就規劃了川西自駕環線,首站打卡四姑娘山雙橋溝,后續還將深入稻城亞丁、理塘等高原秘境。周女士坦言:“川西地貌復雜,很多小眾觀景臺公共交通難以抵達,租輛四驅SUV才能實現真正的深度游。”而像周女士這樣的自駕客群體正快速擴大。
此外,《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目前自駕游已從交通方式升華為旅行儀式感的重要載體。大部分受訪者認為租車能實現“旅行場景自由切換”——白天在若爾蓋草原馳騁,傍晚就能轉場九寨溝民宿;既能裝下全套露營裝備,又能靈活調整行程。成都極光租車創始人王皓對此深有體會:“現在客戶不僅要車輛性能,更關注全景天窗、車載冰箱等體驗型配置?!?/p>
而在Z世代眼中,租車更是解鎖不同生活方式的密鑰。北京途享租車運營總監張薇近期忙得連軸轉:“五一期間坦克300、理想L9等網紅車型提前半月訂完,訂單平均周期達6.2天?!睋^察,2023年以來行業出現三大趨勢:新能源車租賃占比從15%躍升至35%,車載智能設備需求增長200%,異地還車服務咨詢量翻倍。
值得關注的是,細分市場正在爆發新勢能。張薇透露:“90后情侶偏愛租敞篷版寶馬Z4拍攝公路大片,商務人士傾向奔馳V級接待客戶,而蔚來ET5旅行版因其換電優勢成為長途自駕新寵。”價格方面呈現分級特征:新能源車日均租金300—500元,硬派越野車600—800元,高端商務車突破1200元,但配備專業領航員的定制化自駕服務價格可達3000元/天仍供不應求。
針對價格敏感型客戶,企業創新推出“錯峰套餐”——租滿7天贈送2天夜間時段?!捌鋵嵨覀兏缸鲩L期主義者?!睆堔蓖嘎墩跍y試會員體系,“累計租車50天可免費升級豪華車型,這既能提升用戶粘性,又能優化車輛周轉效率?!?/p>
價格亂象背后的產業困局與突圍路徑
隨著“自駕即自由”的旅行理念深入人心,租車價格也形成畸形的“假日經濟”特征。以三亞市場為例,敞篷寶馬4系的日租金突破2000元大關,相當于當地五星級酒店總統套房的定價水平。更具戲劇性的是,別克GL8這類商務車型憑借758元的日租金,竟成為比豪華SUV更具“性價比”的另類選擇。行業監測數據顯示,SUV車型溢價率普遍達到60%—80%,個別熱門車型的資產回報周期已從行業平均的18個月壓縮至9.8個月。
這種價格扭曲背后暗藏三重產業邏輯:其一,供需錯配催生投機空間,某頭部平臺運營數據顯示,節假日車源缺口率從2020年的32%擴大至2025年的58%;其二,資本驅動下的非理性擴張,部分企業車輛空置率長期維持在40%以上;其三,服務價值與價格嚴重背離,消費者支付的溢價中僅15%轉化為服務提升。
亂象滋生的灰色產業鏈印證了市場的失序狀態。《華夏時報》記者調查發現,二手平臺上的“租車黃?!蓖ㄟ^囤積優惠券、偽造企業權限等方式,將部分車型的實際租金推高至平臺價的1.5倍。更值得警惕的是,某第三方檢測機構披露,約23%的租賃車輛存在調表、事故翻新等安全隱患,這些風險最終都以隱性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對此,政策層面已作出積極回應?!镀囎赓U行業服務規范》不僅要求建立全國征信平臺,更創新性地引入“車輛健康分”體系,通過62項檢測指標為租賃車輛建立數字檔案。深圳試點的“3小時冷靜期”政策,在黃金周期間為消費者挽回潛在損失超千萬元。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秘書長崔東樹指出:“行業正從野蠻生長轉向規范發展,政策組合拳正在重塑市場規則?!?/p>
領軍企業的創新實踐為行業轉型提供了可行路徑。攜程租車推出的“無憂租一口價”幫助用戶解決長期存在的車損、費用爭議問題;神州租車與平安保險合作的“分鐘級理賠”,將事故處理時長縮短;飛豬旅行也提升了租車服務標準,包括對下單時間與取車時間間隔不足24小時的假期租車訂單主動護航,核實車輛整備情況。這些探索雖顯稚嫩,卻標志著服務價值回歸的核心趨勢。
站在產業演進的歷史維度,中國租車市場20%的滲透率與歐美80%的差距,既昭示著巨大潛力,也暗含發展路徑的選擇焦慮。德勤咨詢最新報告預測,到2030年,智能調度系統可將車輛利用率提升至85%,動態定價模型有望將價格波動幅度控制在±15%以內。這意味著,行業未來的競爭焦點必將從資源壟斷轉向效率革命。
在林述成看來,對于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國租車行業而言,唯有構建“效率-安全-體驗”的價值三角,才能在自駕游萬億市場中實現可持續發展。當Z世代旅行者舉起手機拍攝窗外風景時,行業需要給予他們的不僅是飛馳的車輛,更應該是值得信賴的出行保障。畢竟,真正的自由出行,始于對規則與責任的敬畏之心。
責任編輯:李延安 主編:于建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