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徐行鎮錢橋村種植的林下赤松茸開始上市,將持續至6月底。
每天清晨,上海覓道糧食專業合作社的工人們就來到樟樹林采收肥碩的赤松茸。赤松茸種植在厚厚的培育基質內,表面覆蓋了枯葉,一眼望去除滿眼的樹葉外,瞧不見任何菌菇的影子。而采摘工人們總是能在茂密的樹葉中精準地找到赤松茸的身影,撥開樹葉,一只只白桿褐頂的小菌菇很快就顯露出真容來。
“現在正是出菇的時候,只要發現樹葉表面有稍稍隆起的地方就一定有赤松茸,或者直接用手輕按也能發現。”合作社負責人陳超邊采邊介紹采收技巧,“今年因為天氣原因比預計采收時間要晚了10多天。”
陳超種植赤松茸已有3年多,原先一直在農田中種植。去年12月開始,他第一次嘗試在林下大規模種植,共計6畝。“相比于農田種植的赤松茸,林下赤松茸的品質會更優,而且一年可種兩季。”陳超告訴小嘉,此次采收預計畝產量能達到600公斤左右。
目前上海覓道糧食專業合作社已種植了五六個品種的菌菇,以赤松茸為主。接下來還將大規模種植黑皮雞樅菌,林下種植面積將擴大至10畝。
在采摘區旁的另一片林地上,工人們正在翻耕土地,部分黑皮雞樅菌已率先種下。“因為這種菌種耐高溫、喜濕、喜陰,覆土種植即可,極易生長,兩個月后就能采收,正好填補赤松茸下市后的市場空缺。”經過多年的摸索,陳超已總結一套菌菇種植的方法,根據不同的季節、溫度、濕度,種植不同的菌菇品種,形成一年四季在林中采摘菌菇的循環種植模式。
據了解,為鼓勵林下經濟的發展,錢橋村在積極為種植戶拓寬銷售渠道的同時,今年還打算引進中草藥種植項目,進一步豐富林下經濟內容。
通訊員:方露紅
編輯:楊玉潔
點贊分享給身邊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