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消費風向,已悄然發生改變。當各種車型續航里程突破600km成為常態,補能網絡也逐漸完善,消費者對曾經看似不實用或者噱頭的“智能化”的態度,從“功能有無”轉向“體驗優劣”。而在這個轉變中,智能輔助駕駛是重要的一環——這項曾被詬病為“期貨”的技術,越來越被用戶重視,成為一批消費者的核心決策因素。
行業普遍認為,高階智能輔助駕駛的競爭已進入“軟硬協同”的關鍵時期。硬件上,激光雷達與攝像頭的融合成為主流,但讓不同類型的傳感器“說同一種語言”,依然是難題;而軟件上,端到端架構雖被熱捧,但不少廠商的智駕輔助系統仍依賴規則庫,面對復雜場景時可能會不知所措。
阿維塔07所搭載的華為ADS 3(參數丨圖片).0,恰恰在這兩個維度實現了突破。硬件上,該車使用了行業領先的192線激光雷達再搭配27個傳感器,車輛探測距離達到250米,同時20Hz的超高頻率掃描環境,將“鬼探頭”這類避讓場景的反應時間縮短至0.05秒,比人類駕駛員快3倍。
更關鍵的是,ADS 3.0的端到端仿生架構,將GOD感知神經網絡與PDP決策網絡深度融合,讓車輛具備推理能力。舉一個比較常見的例子,傳統系統只能識別“前方車輛打雙閃”這種狀態,而ADS 3.0還能進一步推斷“該車可能存在故障或將停止”,從而提前規劃變道策略。這種“類人思維”,使得阿維塔07在無保護左轉、擁堵跟車等場景中,動作更果斷、更擬人。
當然這種能力并非偶然。華為本就是通信發家,早已在該領域積累了不少底層算法優勢,因此其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對數據的處理效率遠超跨界玩家,再加上長安的整車工程經驗,確保了軟硬件的完美適配。
相比之下,部分友商的第三方雷達+自研軟件方案,則有一定的概率存在兼容性問題而導致性能打折;而受不少人追捧的特斯拉的純視覺路線,雖成本更低,但當前階段在逆光、雨霧等極端環境下,誤判率居高不下,且對中國特色路況仍沒有較好的應對。
除了“幫助人類操作”以外,阿維塔07在“理解人類需求”上同樣厲害。其全向防碰撞3.0系統,通過獨有的“誤踩油門防碰撞”功能,車身傳感器可預判駕駛員誤操作,在0.2秒內限制動力輸出并發出提醒,這一設計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地庫剮蹭、倒車碰撞等高頻問題的發生。
除此之外,阿維塔07還將智能輔助的思維滲透到能源管理層面,車輛可以基于導航路況,自動規劃油電使用策略,若前方即將進入擁堵路段,車輛會提前用油發電,對比友商的沒電才發電或者無腦保電的邏輯,阿維塔07在這一塊顯然在大氣層。
當前30萬級SUV市場的尷尬在于,智能輔助駕駛需要“技術普惠”,而非“參數內卷”,無論是新勢力的算力比拼還是傳統車企的供應商方案,表現似乎都沒有達到預期。而阿維塔07的獨特定位,恰恰填補了這一空白。
一方面,華為ADS 3.0的成熟度遠超行業預期。其“車位到車位”的全場景通行能力,例如自主通過收費站、識別環島,已接近L3級體驗。而鴻蒙座艙的超級桌面、魔毯懸架、露營一鍵躺平,進一步打通了人、車、生活的場景閉環,這也非常符合華為將車輛打造成智能交互窗口的理念。
另一方面,長安的制造體系與寧德時代電池的加持,讓阿維塔07在車身安全和電池可靠性上沒有短板。這種“頂配技術+頂級供應鏈”的組合,即便在當前變幻莫測的激烈競爭中,在激進和保守之間,找到了一個精準的平衡點。
當然,匯集了三方尖端勢力的阿維塔07,目標不僅是成為一款好用的智能車,更通過綜合勢力重新定義20萬級SUV的價值標準。它向市場證明,智能輔助駕駛技術的領先,不需要以犧牲可靠性或豪華體驗為代價。
無論是增程版1100km的綜合續航,還是純電版“充電10分鐘續航350km”的超充能力,都在解決用戶的實際焦慮,而母嬰級環保座艙、零重力座椅、英國之寶音響等配置,則展現了智能與豪華的優秀融合能力。
對于我們眾多消費者而言,阿維塔07真的是一款可以閉眼買不后悔的車,它有優秀的設計和優秀的品控,沒有新品牌的試錯風險,也不像傳統豪車那樣保守。在新能源市場逐漸回歸理性的今天,這種“全能型選手”,或許才是大多數用戶真正需要的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