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我再次用上這個標題的時候,大家應該會意識到,這款在上海展有不少熱度的超旗艦型號又是一個聲音辨識度較高、也走的是偏科路線的產品,雖然“幕府將軍”這個起名聽著是有些日系的路線,但聲音上倒是有一些偏歐美系的搖滾和大動態型電影原聲的路線,而且底子偏厚、完全不薄亮,如果你感興趣的話,這篇文章盡量給你講透它。
在設計方面,幕府將軍這次并沒有玩材料、玩紋路,而是做了一個類似于立體浮雕的工藝,并密封在透明的面板內,既保證了面板上的光澤度、又起到了保護作用,形狀則是日本武士的著裝與配飾。既然做了這樣的特殊面板,那自然是支持不了私模定制的,也因此它雖然售價賣到了三萬元,但并不屬于“Prestige”之列,因為Prestige在Noble的語境里是代表“尊貴的定制系列”。但這次的外形設計上,Noble還是很下功夫的,從接插件的部分就能看出來,都做了單獨的設計、線皮顏色也和腔體所呼應,插頭的部分更是設計成了類似于刀鞘的那種扁桶狀來呼應主題。
開箱就不細說了,配件主要就是一個巨大的皮盒,同時這次把不同類型的耳塞套給做進了一個能夠固定卡住導管的扁盒子里,包括常規硅膠套、海綿套和雙節套。其實Noble早在十幾年前就在標配海綿套,而且他們的海綿套比其他家的款式在表面上要顯得更“黏糊”一點,包括雙節套也是他們的老傳統慣例了,配件里真正意義上消失的是當年他們普遍標配的防水盒與印著Noble家LOGO的耳放捆綁帶,也屬于是時代的印記。
Noble這次給幕府將軍的原線蠻舍得下料的,鍍鈀OCC金銀合金、5N單晶銀、鍍鈀4N純銀、鍍金7N單晶銅、OCC金銀合金、金銀鉑合金混絞,表層還搭載了紅黑鍍銀5N LCOFC無氧銅屏蔽層設計,可能是目前Noble的耳塞里用料最豪華的原線、本身也有比較濃重的味道。而這次在3月上海展上,如果你聽到的是周六的幕府將軍,那聲音肯定是殘缺的、風格也不對,這根原線周日才到會場,如果錯過了的話可以有機會再去線下試一試。其實Noble的原線從大維京開始就有所端倪,更加在意聲音與耳塞的匹配、包括線皮的設計與色彩呼應,從大維京、到后來的VKRP公模限量版、再到去年的麒麟,都有人會高價求購原線。
幕府將軍這次腔體是有一些偏大的,對小耳廓用戶和女性用戶自然是不太友好,這里給到勸退,而大腔體的原因自然是和10mm大尺寸動圈+2骨傳導+6動鐵+4靜電的配置有直接關系,進口品牌其實往往沒有國產那么能堆料,但Noble這次是屬于給你把“賬面配置”給拉滿了的,而且我懷疑它這個動圈大部分可能沒有做濾波、或者說濾波的滾降比較晚,整體呈現的混響、聲浪感很像是一個動圈Plus的感覺。
先說個第一印象吧,幕府將軍的骨傳導我覺得作用是比較明顯的,它在低頻比較多、以及聽一些節奏感比較明快的曲子時,會出現Kublai Khan Prestige那樣的“共振感”,甚至有一種整個耳道都在共鳴的感覺,配合它極為深沉、高密度的低頻,這就是它最容易在試聽環節讓人中毒的地方——低頻。但幕府將軍的低頻和KKP完全是兩個路數,KKP的低頻雖然非常優秀,但其實又是足夠清晰、明快、細節交代比較清楚的,結像不肥、回彈不拖沓,更強調迅猛感和打擊感,相比之下,幕府將軍的低頻就比KKP來的更為“勢大力沉”,極低頻更往下走、聲浪更洶涌、回彈也稍慢一些,結像是更厚、更有肉感的,是一種更偏氛圍、更有包圍感的低頻,但極低頻的紋理細節與結像的聚焦點也依然有所保留,不會犧牲基礎素質的部分。
人聲的部分,如果在自家的產品里做一個類比的話,我覺得它的那種厚薄程度、包括人聲結像的貼臉感都有一點接近Ronin/Ronin Prestige,從呈現出來的質感來說都是比較醇厚、綿密的,但因為幕府將軍其實比Ronin系列的動態要更好,因此聽覺上要顯得更有力一些,而不是那種偏“口水歌”的程度,而且聲音的顆粒感要比Ronin系列更強、更突顯喉音部分的磁性,因此聽類似于陳奕迅、A-Lin以及很多歐美流行歌手時的質感是很棒的,但有一點可能存在勸退的地方在于幕府將軍的人聲保留了一定的齒音,在聽梁阿姨或者一些Live類的錄音時會有可聞的齒音刺激感,這個對于聽二次元ACG的用戶來說同樣也是一個比較噩耗的消息。
另一個聽感上的特性就是,幕府將軍的高頻稍暗,單聽Solo的話其實整體的音色并不會走偏、但是高頻整體的“氛圍”是暗的,可以理解為極高頻的部分沒有太往上提,但實際上如果拿幕府將軍去聽一些高頻類器樂的話其實是完全可以聽下去的,結像也足夠的圓潤有厚度,只是談不上“鮮亮”。我并不想一桿子把幕府將軍打成純聽流行的塞子,它也有自己的優勢所在,其實古典方面是可以去往大編制的方向去聽一聽的,低頻的落地感、大動態、縱深都很好,偏暗的高頻反而給它的管弦樂帶來了很好的安定感,優點是力道好、規模好,缺陷是高頻的細膩度和絲滑感還弱一些,如果去聽巴洛克時期的錄音就會差點意思,少了三分的文雅氣息。
說一個比較大的優點、也是很多流行塞里沒有處理好的部分,那就是關于人聲貼臉度、聲場規模、縱深延展度之間的平衡感,在展會上試聽的時候我就驚訝于它這么一個厚聲型、結像如此豐滿的塞子居然有很好的縱向深度,聲場不僅大、而且是比較開揚的那類,同時還保留了人聲足夠近的特性。但這里要提一個我個人的建議,如果你在使用某些旗艦級的大功率國磚,盡量去用低增益驅動,不論是N2、還是GT2,在高增益下的幕府將軍都會把人聲變得更凹陷、高頻也會有一些破碎感,是一種近似于過推的表現,但這個也只是個人建議,因為我認識一位幕府將軍的用戶認為GT2的S檔很好聽、幕府將軍在他眼里也是一個均衡的塞子,這個就是千人千面的評價,只是站在相對廣義的角度來說,我覺得一些中低端的小尾巴就已經能把幕府將軍驅動的很好了,比如飛傲KA15驅動下的幕府將軍就已經有旗艦級國磚7-8成的水平,也側面證明幕府將軍是一個聲音下限比較高的產品。此外,雖然幕府將軍是一個偏厚聲底的塞子,但我并不推薦拿一些偏線條感的、偏數碼味的前端來搭配,高頻控制力不夠好、或者在高增益的情況下驅動它,高頻可能會出現又暗又刺的割裂感,反而是暖聲溫潤型的前端可以放大它的聲底里好聽的那部分,不用擔心風格犯沖的問題。
Noble這兩年作為“超旗艦專業戶”,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基本上每個型號都多多少少有一些忠實擁躉,比如當年KP、KKP這類甚至沒有正式引入國內的塞子都能有不少訂單,去年的編年史、麒麟也實現了相當令人意外的銷量,今年在沒有Prestige系列繼續更新的情況下,幕府將軍暫時撐起大任,但也實事求是地說,它確實沒有去年的那兩款耳塞那么雜食,是一個辨識度更高、更挑個人口味的塞子,但硬素質方面其實是完全和Prestige系列看齊的、原配線甚至還比Prestige系列大部分都要給的更有料,如果說你對厚聲型、走濃烈低頻和人聲顆粒感的那種旗艦耳塞感興趣,幕府將軍在三萬檔的耳塞里是一個相當出挑的型號。
想進一步咨詢或者交流音頻相關內容,可以掃一掃添加我的個人微信,也可以手動搜索我的名字縮寫“lilingjiaqi”,我會盡力為你解答。
微信燒友交流群“+7耳聾病患群”,歡迎大家的加入,可以添加我個人微信私聊獲取入群途徑,加好友時請備注“燒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