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2025年的新起點回望,我們看到全球線纜產業正經歷結構性變革:24年3月GTC大會高速銅連接橫空出世,在一眾光替代風險、PCB導致量縮風險的預期差下在12月1月前后走出了階段高點,而在12-1月期間同樣因為面臨DS沖擊導致的“算力過剩論”出現了情緒低潮。近期,毫無疑問Nv鏈的企業們整體市場的整體情緒比較亢奮。今年3月在無錫高速互聯研討會我們分享了銅纜研究的一些預期差,但如今預期差有所變化,這里整體做梳理。一方面,AI算力革命催生新機遇,高速互聯產品線連續18個月保持30%以上復合增長率;另一方面,行業洗牌加速,78%的傳統線纜品類利潤率跌破5%警戒線,高速互聯供應鏈是目前保持利潤和市場雙增長的產品線之一。但值得關注的是,算力軍備競賽已進入白熱化階段——DeepSeeK算法革命將算力需求壓縮至ChatGPT的1/10,而英偉達憑借H100/H200系列獨攬全球83.7%的GPU市場份額,這種技術壟斷正引發全球供應鏈的重構.
黃總GTC演講中二次強調scale up中銅應有盡用,預期導向光銅共進模式
我們看到,中東資本通過沙特主權基金在韓國設立百億級GPU中轉倉,印度塔塔集團聯合軟銀啟動“算力走廊”計劃。國內產業格局同樣風云變幻:新華三單月斬獲阿里150億高速訂單,華為超聚變80億AI服務器項目提前落地,華東市場增速較華北市傳統場高出42個百分點。這場算力革命正以驚人的速度重塑我們的產業版圖。相信絕大多數研究銅纜的人在去年就很明確,銅并非短期過度的周期品。
224G潛在新增量,高速銅纜供應鏈的問題凸顯
去年早期關注的主要是英偉達的銅纜增量,而事實不僅英偉達自身隨著Blackwell到Rubin的演進銅纜用量可能翻倍(增量一);非NV的海內外廠商更不會錯過超節點方案,也是值得注意的潛在增量(增量二)。
先看增量一,Blackwell到Rubin的銅纜潛在增量。Rubin系列機柜采用NVLINK 6.0帶寬為3.6TB/s,對比上一代5.0 1.8TB/s帶寬翻倍。而單機柜HBD擴大需要更多銅纜實現GPU間互聯,存在224G銅纜價值量翻倍的預期。
再看增量二,海外大廠們(微軟、谷歌、xAI、META等等)也在推進自研服務器,可能采用高速銅連接。國內方面有華豐科技,供應華為昇騰服務器,技術路線也重點在連接器。
基于以上,可以看到高速銅連接的潛在增量也較為可觀,這就延伸出最后一個預期差,也就是高速銅纜是否具備真正的稀缺性。
高速銅纜雖然歸屬銅纜,但其技術難度完全不在一個量級。市場仍可以看到質疑銅纜技術含量容易被快速復制的聲音。其實這個需要分開來看,在傳統的DAC或者ACC領域確實技術難度有限,但在高速領域,224G的量產是比較困難的。一是工藝和良率,二是設備自身卡脖子,尤其是設備,依賴進口羅森泰設備。目前很多廠商都已經號稱做出來替代設備,我們也在觀察取樣測試中,有最新消息我們會發布,現有華東區域參與熱情大于華南,其區域有部分廠商采用外發訂單和設備廠商綁定的方式作業,把風險分散到很多中小企業.
總的來說,近期銅纜的確定性不斷加強,普通3.0/4.0系列參與者眾多,利潤斷崖式下降,5.0/6.0/7.0技術瓶頸明顯,大廠參與者眾多,資本為王.九月份江蘇東臺我們將再次整合供應鏈進行分享,歡迎大家留言感興趣的想法!
【重磅預告】由線纜朋友圈主辦的2025消費電子線材創新技術峰會將于2025年6月6日在東莞松山湖盛大啟幕!本次峰會聯合多家權威行業協會及產業鏈頭部企業,聚焦線材行業前沿趨勢,深度解讀最新技術標準與創新應用。參會嘉賓可現場免費領取《2025全球線纜技術黃頁大全》(限量版),更有產學研專家面對面交流機會。席位有限,速戳報名二維碼注冊鎖定參會資格!
本次會議已經邀請到GPMI接口參與方之一的企業嘉賓來現場解讀規格參數
識別二維碼,“碼”上報名
平臺參與近期的會議匯總
更多關于最新的線纜行業發展訊息,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我們將第一時間搜尋到行業前沿訊息和您一起分享!不做盈利用途,文中觀點都是基于公開數據及信息,僅供交流,不構成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