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禮源于我國古代婚姻習俗,有著廣泛的民俗社會基礎,因雙方共同生活時間較短而分開的,常常會引發糾紛甚至訴訟。近日,德江法院穩坪法庭在一起訴前保全案件中,經法官、調解員調解,將該起返還彩禮糾紛達成協議并當場履行,實現了糾紛化解在訴前的良好效果。2021年,錢某與張某某因外出務工相識,于2022年舉行訂婚儀式,并支付彩禮等財物,不久二人按照農村風俗舉行了婚禮,但未到婚姻登記機關辦理結婚登記。從結婚起雙方一起共同生活,后因各種原因雙方發生爭執,張某某離家外出,錢某因聯系不上張某某,向法院申請訴前財產保全。經審查,錢某網上提交的訴前保全材料齊全,其訴前保全請求符合法律規定,該院依法裁定準許保全。張某某賬戶被凍結后前幾天內,仍舊聯系不上。在賬戶被凍結的第九天,張某某主動聯系承辦法官,情緒較為激動地質問其賬戶被凍結原因,經法官耐心解釋,同意下周二到法院請求調解處理。3月18日,錢某與張某某都按時來到穩坪法庭,雙方見面后對彩禮的返還金額各自持不同意見,且情緒較為激動,調解工作迫使中止。近日,法官帶上駐庭調解員來到張某某家里,在耐心聽取了張某某的想法和意見,后經法官法理情理并用,以案釋法,最終同意由調解委員會主持調解,同意返還部分彩禮。最終促成雙方自愿達成協議:由張某某返還錢某彩禮人民幣48000元,并當場轉賬履行完畢,自此,該糾紛得以高效妥善化解在訴前,法院按程序解除了訴前保全。
法官說法:法律對返還彩禮的多種情形作了明確規定,以法律之名讓婚姻始于愛,讓彩禮歸于禮。在涉及彩禮糾紛時,人民法院會根據法律規定及地方風俗確定彩禮的范圍,再綜合考慮雙方共同生活時間長短、是否辦理結婚登記手續、孕育子女、給付方家庭經濟情況、雙方過錯等因素,確定彩禮是否返還以及返還的比例問題,合理平衡雙方當事人權益。下一步,德江法院繼續踐行“如我在訴”意識,進一步加大法治宣講、以案釋法力度,積極引導群眾自覺抵制高額彩禮陋習,讓文明新風吹進“尋常百姓家”,讓婚姻始于愛,讓彩禮歸于禮,這是對婚姻美好的祝福,也是對社會文明的守護。同時,積極探索彩禮糾紛最優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