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藏變質危機
夏天到了,又到了炫水果的時候,街邊果切也逐漸“火熱”了起來。商家“貼心”地將水果削皮、切塊、裝進小盒子,一份就能吃到好幾種水果,簡直不要太方便。關鍵價格普遍不高,一盒也就十幾塊,是不是覺得沒理由拒絕呢?
且慢!果切光鮮亮麗的外表下,可能藏著致命的真菌毒素.......
01.
霉變水果濫竽充數
水果爛了一點,不扔賣不了,扔了又可惜。不排除就會有商家把水果爛的部分切掉,留下看起來好的部分做成果切,以次充好,肉眼很難辨認出來。
爛水果常見于兩種情況,一種是因為凍傷或磕磕碰碰導致的局部組織損壞,這種是可以切掉壞的地方繼續吃的,不過要盡早吃,時間久了容易滋生細菌;
另一種則是因為水果貯藏不佳出現腐爛,這種水果雖然看起來只是壞了一小部分,但其實整個水果可能都已經被污染了,即便削掉變質部位后也是不建議繼續食用的。
而且,水果部分爛了或者長霉以后,整個水果的微生物污染程度都很高,比如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霉菌等。很多腐爛了一點的水果,即便是完好的部位菌落數也都超標,污染程度不低,只是我們肉眼看不到罷了。
致病性大腸桿菌會引起腹痛、腹瀉等胃腸炎癥狀;金黃色葡萄球菌在適當的條件下,能夠產生腸毒素對人體腸道進行破壞,導致嘔吐、腹瀉等癥狀;霉菌也具有一定毒性,會導致人神經和內分泌紊亂、免疫抑制、致癌致畸、肝腎損傷、繁殖障礙等;
真菌毒素危害也很大,比如展青霉素會導致食用者發生急/慢性食物中毒,可能會出現惡心、腹痛、腹瀉等癥狀且具有致畸性和致癌性。
02.
其他安全隱患
水果是否新鮮,只是令人擔憂的一部分,更別提很多商家配制果切時的操作都極其不規范:不認真洗手——店員如果切水果之前不徹底清潔雙手或者不戴一次性手套,手上的細菌會污染水果。有的人還會在切水果的同時看手機,手機表面普遍存在著表皮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腸球菌、念珠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等致病菌,很容易污染食物。
水果不清洗——有些水果雖然不吃皮,但也得先清洗后再削皮。比如哈密瓜可能會攜帶李斯特菌,感染后會出現嘔吐、腹瀉、發燒、肌肉酸痛,嚴重可能會導致昏迷、休克和死亡。
刀具和砧板不衛生——砧板上一會兒放切好的水果,一會兒放塑料盆;同一塊抹布擦完砧板又擦桌子。這種接觸了果皮的刀具和砧板不認真清洗會滋生細菌,再用來切果肉很可能會出現交叉污染,接觸面積越大,越容易變質。如果隨便用抹布一擦就接著用,將會“埋藏”更多的細菌。
03.
如何買到安心水果?
實在要吃果切,就去線下正規店鋪,買的時候注意這幾點:
選放在冷藏柜里的
水果切開后最好保存在4℃以下的冷藏室,否則很難抑制住蠢蠢欲動的細菌們。室溫下,鮮切水果最多能保存4小時,如果氣溫超過32℃, 只能最多保存1小時!
選切塊大一點的
水果切得越小越碎,接觸污染的機會也就越多,含致病菌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而且,切得越小的果切,越有可能是從變質水果上剜下來的。
選更不容易變質的水果
含糖量高、水分大的水果,相較而言更容易長霉菌。比如芒果、哈密瓜、西瓜這種甜甜的水果,就比較受展青霉素(3類致癌物,不僅損害腸胃道,還有基因毒性)青睞。實在要買鮮切水果,就優先選榴蓮、菠蘿蜜、柚子,這類水果鮮切后還是相對完整的,不會因為切太碎容易被污染。
你夏天更喜歡吃哪些水果呢?街邊果切雖然方便,但不信任的店鋪最好不要購買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