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公布了2025年5月的ESI最新數據。ESI(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是目前世界范圍內普遍用以評價高校、學術機構、國家或地區國際學術水平及影響力的重要評價指標工具之一。本次數據覆蓋時間范圍為2015年1月到2025年2月。由高績整理了中國內地高校200強的排名情況,那么你所在的高校對比3月的ESI排名有何變化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對比3月的全球排名,我們從圖中不難發現,其實大部分的中國內地高校對比兩個月之前的ESI排名都是有所進步的,這樣的綜合表現也確實能夠體現出我國高校整體的學術能力是有一個持續的進步的,也希望這個現象能夠繼續保持,爭取在7月份新的一期的ESI數據公布之后,整體的內地高校還能持續的在進步!
而具體到每所高校來看,我們看到排在內地高校ESI榜榜首的還是中國科學院大學,其5月的全球排名來到了第11位,距離世界前十僅僅只有一步之遙!對比3月的全球排名,國科大提升了4個名次,無論是在論文的總數,還是被引用的次數,還是高被引論文數這幾項數據上來看,都是名列內地高校的前列。特別是在論文總數這方面的數據,國科大是以22萬篇的論文數量遙遙領先的!所以為何其能夠差一點躋身世界前十?主要還是勝在論文數量之多上!
緊隨國科大之后位列內地高校第二位的則是清華大學,其對比上個月的世界排名提升了3個位次,來到了全球前30強高校的位次!清華大學作為國內目前均篇論文被引最多次數的高校,其在論文數量相差國科大10萬篇的情況下,依然可以憑借著很高的論文質量位列內地第二,全球前30,足可見清華大學的學術能力。個人認為清華大學在日后,還是需要在保證質量的同時,繼續提升整體論文的數量,這樣才能夠與世界其他高校一較高下!
在國科大和清華大學之后,內地在ESI榜單中位列3-5位的高校彼此之間的論文數據還是十分接近的。在本月的榜單中,上海交通大學成功的對浙江大學實現了反超,其憑借著微弱的篇均被引的優勢,成功超越了浙江大學,來到了全球的第34位,浙大則是位列35位。這兩所華五高校在學術論文這塊的比拼,預計還會持續很長的一段時間。
而身后的北京大學,則是在論文總數和清華大學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憑借著較高的篇均被引數來到了內地高校第五的位次。清北兩所高校在這個榜單中的問題似乎都差不多,主要還是論文的數量上有一定的欠缺。
在這前五所高校之后,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中南大學都是躋身本次榜單的全球前100高校!而隨著中南大學壓哨進入全球前100,ESI的世界前百強高校當中,也擁有了10所中國內地的高校!同時,全球前200和前300的中國內地高校,也有了1-2所高校的提升,所以整體內地高校的學術氛圍是越來越好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