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城生態區
封面新聞記者 楊霽月
5月9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天府綠道獲悉,環城生態區2025年小春季農作物采收正式拉開序幕,今年采收工作從5月初開始,預計到5月下旬全面完成。
記者了解到,此前,天府綠道公司全面考量環城生態區土壤類型、地力狀況、灌溉排水條件以及輪作換茬等因素,篩選符合環城生態區農業種植本底的宜機播、宜管護、宜機收、抗性強、產量高的優質品種,統籌合理布局,本季小春作物種植以小麥和油菜為主。通過精準分區管理,因地施策制定種植方案,優化灌排設施,確保作物水分供應,合理推廣秸稈還田技術,讓土壤有機質含量穩步提升,為作物良好長勢和收獲打下扎實根基。
收割現場
5月初的環城生態區田間,一支支聯合收割機隊伍成為最亮眼的主角,它們在麥浪和油菜田中穿梭自如,繁忙作業。采用“一割到底”的機械化作業模式,有效降低了雜質含量,損耗率也同比大幅減少。采收現場,一輛輛運糧車整齊排列,有序裝糧轉運、過磅稱重,整個過程有條不紊,呈現一派忙碌又喜慶的采收盛景。
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采收作業時,會針對不同農田特性,科學制定秸稈處理方案,因地制宜選擇機械化打包離田或100%粉碎還田,實現資源高效利用與土地可持續養護。
豐收
為應對作物成熟差異及天氣變化,天府綠道公司采用“動態監測+靈活調度”模式,彈性排班,人機協同,調配上百臺農機輪班作業,為采收保駕護航,確保“成熟一片、收割一片”,農作物顆粒歸倉。針對5月多雨的天氣特點,提前做好統籌規劃,增加運糧車數量,加大人力和機械投入,迅速搶收,避免農作物因霉變等造成損失。
據悉,本季作物采收過程中,將持續對小麥、油菜按品種、種植方式、收割方式分別測產,全面記錄生產數據。“這些數據將成為未來種植優化的重要依據,為進一步提高農作物產量和質量提供科學支撐。”相關工作人員表示。
金黃的麥浪與忙碌的機械交織成動人的田園畫卷,誠邀市民朋友前來打卡,感受豐收的喜悅!同時也溫馨提示大家:請在指定安全區域觀覽,切勿靠近作業機械,保障自身安全,同時提倡無痕跡觀摩(垃圾不落地、不踩踏農田、不帶走作物),共同營造一個安全、文明、美麗的觀覽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