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25年1月21日,湖南省岳陽縣人民法院公田人民法庭庭長陳雄文(后)組織案件當事人在調解室進行調解。張磊 攝
“陳法官,我兒媳這周末又帶孫子回家啦,我們一家人沒有生分哩!”彭爺爺欣喜的聲音從電話另一頭傳來。
聽著電話那頭的好消息,湖南省岳陽縣人民法院公田人民法庭庭長陳雄文的思緒回到了2024年8月。
“陳法官,東新村一位死者的父母和妻子因為遺產分配問題起了爭執,麻煩你們來幫幫忙。”
那天清晨,剛上班不久的陳雄文接到了公田鎮司法所工作人員打來的求助電話。
原來,彭某不久前因意外事故去世,留下年邁的父母、妻子劉某和不滿兩歲的孩子彭小小(化名)。此番爭執就是彭某父母與劉某因彭某的180萬元的意外事故補償金分配不均而產生的。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大家先坐下來,好好商量。”
在陳雄文、司法所與當地村委會的調解下,彭某父母和劉某很快就這筆意外事故補償金分配達成協議:彭某父母分得90萬元,劉某分得30萬元,余下的60萬元作為彭小小的教育基金,放在彭某父母的銀行賬戶名下,由彭某父母監管。
本以為糾紛就此化解,沒想到四個月后,公田法庭收到了劉某的起訴書。
“法官,應當事人委托,現申請對被告彭某父母名下銀行賬戶資金共計60萬元進行財產保全。”劉某的代理律師邊說邊拿出準備好的訴訟財產保全申請書及擔保材料。
“法官,這錢可以給,但是必須用在小小身上!”來到法庭簽收應訴材料的彭某父母聲音顫抖而堅定地說道。
為徹底化解糾紛,陳雄文將彭某父母及劉某邀請到了調解室。
“說好了這60萬元是彭小小的教育基金,你怎么可以要求提前支取?”
“這幾個月我一個人帶小小生活,壓力多大你們知道嗎?況且我也沒說不給孩子用!”
剛進調解室,劉某與彭某父母便開始就這筆教育基金使用問題發生了激烈爭吵。
“大家現在坐在一起都是為了小小,都先喝杯茶冷靜一下。”陳雄文趕緊安撫雙方。
“她肯定會將這筆錢用在別的地方!”在“背靠背”調解階段,彭某父母抹著眼淚表示他們要求代為監管60萬元的教育基金并非出于私心,而是希望錢款能真正用在孩子身上。
“我并不是現在就要動那筆錢,只是那筆錢在我的名下,我會更有安全感。”劉某表示自上次簽訂調解協議后,自己很難從彭某夫婦處拿到生活費,如果此前分得的30萬元是自己和小小以后生活的全部保障,那么母子倆的生活會面臨較大的困難,因此她希望能由自己直接管理那筆教育基金。
盡管彭某父母及劉某的代理律師均表示雙方有調解的意愿,但因雙方態度明確,均不肯讓步,第一次調解以失敗告終。
考慮到雙方沖突的焦點在于教育資金使用者和使用去向,陳雄文前往銀行咨詢,看看有什么辦法能讓雙方都接受。銀行提出了設置資金共管賬戶的建議,即賬戶登記在一方名下,另一方則設置賬戶密碼,一方使用資金時必須征求另一方的同意。
有了新思路,陳雄文再一次將雙方約至法庭。
眼見雙方又要爆發爭吵,陳雄文及時勸阻道:“說來說去,大家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但你們如果一直吵下去,只會讓小小夾在你們中間左右為難!”
瞬間,大家安靜下來。
見雙方有所觸動,陳雄文趁機提議設立共管賬戶:60萬元教育基金存入專有賬戶,劉某分期支取用于孩子的生活和教育,密碼由彭某父母設置,并適時進行監管。
“我沒有意見,本來這筆錢就是給孩子的,我問心無愧。”劉某當即表示答應。彭某父母也贊成陳雄文的提議,雙方遂簽訂了調解協議。
事后,彭某母親來到劉某身旁,小心翼翼地問:“兒媳婦,逢年過節多帶孫子回家看看,我們挺想你們的。”
放下芥蒂,溫情彌漫在心頭,劉某紅著眼眶說:“您放心,小小是您孫子,我是您兒媳,我們永遠都是一家人!”
來源:人民法院報·2版
記者:陶琛|通訊員:張澤世 黃湘宜
見習編輯:閆鈺|聯系電話:(010)67550827|電子郵箱:pinglun@rmfyb.cn
新媒體編輯:李斯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