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一季度的經濟數據終于公布了。
鄭州是27座萬億GDP城市中最后一個公布第一季度經濟數據的。
不出意外,果然表現不好。
一般情況下,表現好的往往率先積極公布。
表現不好的遲遲不愿公布。
但丑媳婦總得要見婆婆,見到之后的表現是,鄭州一季度GDP負增長!
排名也再次被中部另一座重要城市長沙超越。
01
5月7日,鄭州市統計局公布2025年一季度鄭州經濟運行情況。
一季度,鄭州GDP為3459.5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6%。
而2024年一季度鄭州GDP為3537.9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2%。
也就是說,相比去年一季度,鄭州今年一季度的GDP增量是-78.3億元。
那為什么官方公布的還是同比增長5.6%呢?
因為我們剛剛是用現價計算的名義增速,是增量與去年基數之比,是負的。
而官方公布的是實際增速,是扣除通脹或者通縮之后的不變價格計算的。
這個計算方式我們無法得知,沒法看到,只能依靠官方公布數據。
02
鄭州一季度的GDP名義增速為何為負呢?
我仔細看了一下2025年一季度鄭州經濟運行情況,公布的數據可圈可點。
“三駕馬車”表現搶眼。
投資方面。一季度,鄭州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7%,比去年同期加快2.6個百分點。
億元及以上項目(不含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同比增長15.5%,拉動全市投資增速7.8個百分點。
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3.0%,比去年同期加快14.9個百分點,連續10個月高于全市投資增速。
工業投資同比增長32.3%,高于去年全年25.7個百分點。
消費方面。一季度,鄭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87億元,同比增長5.7%,比去年同期加快1個百分點。
其中,限額以上通訊器材類、機電產品及設備類、體育娛樂用品類、文化辦公用品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等消費品零售額分別同比增長88.9%、80.5%、69.8%、39.3%、32.4%。
進出口方面,鄭州更是迅猛。一季度進出口增速高達42%,在萬億城市中增速第一。
從鄭州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來看,看不出鄭州有任何負增長的理由。
03
可能的情況是GDP初核和終核的差別。
我國GDP每年都要核算兩次。比如一季度的數據現在公布的是初核結果,年終還會終核。
我們能看到公布的都是初核數據,終核數據我們看不到。
終核之后,一般都會和初核有些數據上的出入,要么上修,要么下調。
鄭州2024年一季度的GDP在終核后,有可能被核減下調,所以今年一季度出現名義增長為負,實際增長為正的情況。
這在鄭州之前是有過先例的。
鄭州2020年的GDP初步統計為12003.00億元,同比增長3%。終核后,2020年GDP總量較初步核算調減152.60億元。
這就是俗話說的“擠水分”。
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各地GDP“擠水分”是常有的事兒。
04
無論如何,減少78.3億元的增量,卻實實在在影響到了鄭州的排名。
畢竟各個城市在比較的時候,看的是實際的數據,并不是同比有沒有增長。
在相比去年一季度減少78.3億元之后,鄭州再次被長沙超越。
今年一季度,長沙GDP為3712.38億元,增速5.0%。
去年一季度,長沙GDP為3512.21億元,低于同期的鄭州GDP3537.9億元。
當時,媒體都在討論:“長沙GDP在萬億城市中排名較2023年末下降1位,被鄭州超越。”
沒想到,這么快鄭州又被長沙超越。
近年來鄭州和長沙作為中部地區的兩座重要城市,你追我趕,展開中部第二城的激烈爭奪。
眼看二城殺得難解難分,尚未分出勝負。
中部另一城合肥又已經強勢崛起。
今年一季度,合肥以6.6%的增長排在21位,距離前面的佛山差距不足40億元,以合肥的增長速度,超越佛山只是時間問題。
而處在萬億城市腰部的其他幾個城市競爭也是相當的激烈。
排在鄭州之后的西安,已經虎視眈眈。一季度,西安反超南通,借助新能源汽車布局,加上強省會帶來的支撐,西安去年全年GDP已大幅趕超南通,今年一季度繼續壓制南通。
如此一來,西安與鄭州的差距急劇縮小,已經從去年一季度的600多億元縮小到今年一季度的200多億元。
在鄭州身后不遠處的濟南已反超佛山,與鄭州只差兩個身位。
在前有“強敵”,后有“追兵”的情況下,鄭州必須要強勢崛起了,因為留給鄭州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