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印巴局勢持續發酵。
誰都沒有想到,印度擁有被吹上天的陣風戰機,結果在初次交火之后,就被打出一個6:0的結果。
而且印巴局勢之所以會發展到今天這一步,起因是印度策劃印度教徒被槍擊一事。
然后趁機對巴基斯坦下手。
核心目標并不是巴基斯坦,而是中國。
這一點此前君明已經多次表述,印度的目的就是削弱中國在南亞的影響力。
但是印度沒有想到,巴基斯坦采購中國武器裝備之后。
實力居然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尤其是中國的殲-10CE戰機,搭載PL-15導彈之后,面對印度的陣風戰機,完全就是單方面的碾壓。
而且此次很顯然讓中國迎來了屬于我們的高光時刻。
具體有這么幾個影響。
第一,重塑市場。
【殲10CE擊落陣風,重塑軍火市場】
雖然中國在軍工產業實力方面,屬于全球一流,但是提到中國軍工產品出口,還是差點意思。
按照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公布的數據,2019年至2023年。
中國軍工出口僅占據全球軍火市場份額的5.2%。
美國達到42%。
俄羅斯為18%。
可以很直觀的看出,我們距離美俄還有一定的差距。
除了占據全球軍火市場份額不足之外,出口結構也比較單一。
提到軍火出口結構,主要分為客戶結構和裝備結構。
客戶結構上,中國軍火出口的61%流向了巴基斯坦。
證明我國對單一客戶的依賴度太高。
再算上尼日利亞、孟加拉國、緬甸等客戶,占據我國軍火出口份額的90%以上。
這些客戶之所以選擇中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沒有其他的選擇。
就拿巴基斯坦來說。
近年來,美國不斷拉攏印度,大幅削減對巴基斯坦出口軍火的數量。
尤其是高精尖武器裝備。
就算對巴基斯坦出口,也會附加各種限制條件。
就拿F-16來說,美國明確要求,巴基斯坦不能將F-16用于對付印度。
如果巴基斯坦選擇進口歐洲或俄羅斯的裝備,也會被附加各種限制條件。
于是巴基斯坦只能選擇沒有任何限制條件的中國武器裝備。
而緬甸的情況和巴基斯坦差不多,常年被西方制裁,無法進口西方武器裝備,只能選擇進口中國的武器裝備。
而裝備結構上,中國軍工的出口,一直以槍械等小件為主。
大型裝備通常就是步戰車,很少可以對外出口戰斗機。
說一個事實,中國能大量出口戰斗機的時代,還是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當時大量出口殲-7,而殲-7屬于二代機。
還有就是K-8、K-5這兩款教練機。
三代機和四代機的出口數量很少很少。
除了因為這些戰機在政治上比較敏感之外,也與中國戰機缺乏實戰有關。
畢竟,西方一直認為中國裝備“紙面數據極強,實戰能力為零”。
這就導致很多買家采購中國戰機的時候,心中難免會犯嘀咕,這東西究竟行不行?
雖然尼利日亞裝備的殲-7曾經參與實戰,但對手是毫無還手之力的恐怖分子,被外界自動忽略不計。
這就代表著,我國想要打開國際市場,必須擁有現代化空戰的實際案例。
而且是獲勝的實際案例。
沒想到,印度此次間接幫了中國一個大忙。
在印巴交火之前,大部分國家都不看好巴基斯坦,畢竟,在三次印巴戰爭中,巴基斯坦均以失敗而告終。
在西方國家看來,巴基斯坦采購一些中國的“破爛”,戰斗力無法得到提升。
而印度裝備的可是大名鼎鼎的陣風戰機,這可是正兒八經的四代半戰機。
結果巴基斯坦的殲-10CE掛載PL-15升空之后,給了印度和西方一記耳光。
陣風戰機接連被擊落三架。
【印度陣風戰機被擊落,丟人丟大了】
事后,巴基斯坦還不忘“殺人誅心”,聲稱如果不是考慮到政治因素,巴方可以擊落15架陣風戰機。
此言一出,外界可是一片嘩然。
對于中國而言,這就是軍工產品首次實戰的案例。
而且還是大獲全勝的案例。
未來,我國只需要拿著這些案列去展示,戰機采購訂單的成交幾率將會大幅提升。
甚至都不需要我國專門找客戶,客戶就會主動找上門。
畢竟,殲-10CE的單價比陣風足足低了1.85億美元,還能完成“越級反殺”。
究竟采購哪款戰機,答案已經是不言而喻。
而且不僅僅是采購殲-10CE,甚至會尋求采購我國的預警機、空空導彈和更加先進的戰斗機。
這樣一來,在中國戰機真正敲開軍火市場的大門之后,全球格局自然會被重塑。
第二,威懾一下宵小,或者是對周邊反華勢力是一種無聲的威懾。
很多人其實不明白,菲律賓這樣的小國家,為何敢一而再,再而三的挑釁中國?
最大的原因就是認知差異。
中國覺得菲律賓很弱,中國很強。
但是菲律賓卻認為中國很弱,自己很強。
再加上美國還在背后為菲律賓撐腰,菲律賓真正可以做到無所畏懼。
大家別認為這種情況不可能存在,菲律賓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嗎?
十年前,有一名中國記者到越南采訪,當時中越關系因為南海的緣故,十分緊張。
在公交車上,中國記者對幾名越南青年進行提問,如果中越開戰,你們認為誰會贏?
原本我國記者認為,中越的實力完全不在同一水平面,這個答案沒有任何懸念。
結果越南人卻認為,越南會大獲全勝。
原因是越南剛從俄羅斯采購了“獵豹”級護衛艦、“基洛”級潛艇等裝備。
擁有這些裝備之后,足以打敗中國海軍。
這不是單純的狂妄自大這么簡單,而是一個縮影。
我國周邊很多國家在看待中國的時候,一直都戴著有色眼鏡。
在他們看來,中國經濟實力確實強,但是武力、科技都一般。
美國和俄羅斯才是武力值第一的存在,只要從美俄采購一批武器裝備,隨時可以打敗中國。
背后的根源,還是中國裝備沒有參加過實戰。
比如說,中國的殲-20很強,但是沒有實戰經歷,如果證明殲-20很強?
或者說,你沒有實戰經歷,如何證明你比較強?
【陣風被擊落,殲20的實力不接受置疑】
這是一個無解的問題。
我們總不可能直接和其他國家真刀真槍干一架吧?
這也是為何當初互聯網上會出現,陣風比殲-20實力都要強這種討論情況的原因所在。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都不自信,周邊國家當然會覺得中國軍事實力很一般。
而殲-10CE擊落陣風,而且接連擊落三架之后,將會對全球。
尤其是對周邊國家,產生極為震撼的效果。
直到這個時候他們才明白,原來陣風這種歐洲人眼中的頂尖戰機,別說單挑殲-20了,連殲-10CE這關都過不了,別再吹牛了。
什么“F-22之下,陣風無敵,F-22之上一換一”,都是放屁。
更為重要的是,連蘇-30MKI都被擊落,代表著就算是得到美俄的援助,似乎也無法打敗中國。
這樣一來,日后如果還有人說殲-20實力不強。
咱們完全可以拿這件事懟回去。
也就是說,印度將會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中,完全淪為國際笑話。
當周邊國家見識到中國真正的實力之后,自然會尋求合作。
當初老杜為何會選擇與中國合作?
還不是因為2016年,南海對峙之后,菲律賓才意識到,中國實力深不可測。
不然,你還真以為老杜是什么善男信女?
當然,除了周邊國家會改變對中國的態度,在中東也會引起巨大的反響。
就拿以色列來說,一直和中國不對付,多次奉勸以色列停火,以色列就是不聽。
原因就是在以色列看來,中國不能把自己怎么樣。
且不說以色列手中的武器裝備,僅憑以色列的背后是美國這一點,這些猶太人就不會把中國當回事。
哪怕中國援助“抵抗之弧”,以色列都不會放在心上。
但是如今不一樣了,有了陣風這個案例之后,我們就可以告訴以色列,繼續和我們作對,就讓你嘗嘗苦頭。
別忘了,埃及此前剛表示,有意采購殲-10C戰機。
不久前,殲-10C更是飛抵埃及,和埃及空軍舉行聯合演習。
讓埃及近距離感受一下,殲-10C的真正實力。
如果說此前埃及在采購戰機一事上還有些猶豫,如今必定會百分百選擇采購殲-10C。
以色列是有F-35,但是殲-10C搭載霹靂系列空空導彈,再加上預警機一類的體系支援,足以削弱F-35的優勢。
甚至還可以援助伊朗,增強伊朗的實力。
屆時,美以可就真的坐不住了。
第三,中國將獲得更大的國際事務話語權。
俄烏沖突爆發之后,美國想一舉擊垮俄羅斯,與歐洲聯手援助烏克蘭。
可是俄烏沖突持續了三年多,烏軍一直無法打敗俄軍,甚至還讓俄羅斯掌握了主動權。
氣急敗壞的美國,直接污蔑中國,揚言是中國給俄羅斯提供了武器裝備。
否則俄羅斯從何而來的彈藥和裝備?
然而大家都知道,以中國軍工的實力,如果真的援助俄羅斯,那俄烏沖突的局勢早已一邊倒。
所以,我們并沒有援助俄羅斯。
為此,我國駐聯合國大使耿爽,在聯合國大會當著全球所有國家代表的面,說了這樣一句話,如果中國真的向俄羅斯提供軍事補給,那戰場的局勢早已不是今天這個樣子。
但是如此誠實的話,卻遭到某些人的嘲諷。
在他們看來,就算中國援助俄羅斯,也無法改變俄烏沖突的局勢。
耿爽不過是吹牛而已。
結果,在殲-10CE擊落陣風、蘇-30MKI和幻影-2000之后,相當于打了這些人的臉,更加證明耿爽沒有吹牛。
【陣風沒有那么強,中國軍工不容小覷】
中國人從來不喜歡吹牛,而是習慣用事實說話。
也證明了中國軍工業,確實很強。
如果真的援助俄羅斯,其他方面不說,無人機必定是“量大管飽”。
畢竟,俄羅斯一直面臨察打一體無人機數量太少,以及小型無人機航程不足的情況。
所以俄軍只能選擇先用無人機高空偵察,找到目標之后,俄軍發射伊斯坎德爾導彈精準打擊。
如果烏軍提前跑路,俄軍的導彈就落了空。
如果擁有察打一體無人機的話,一切都會變得簡單起來。
當場發現目標,當場就可以進行發射,當場就能解決烏軍。
如果我們真的援助俄羅斯,直接給俄軍幾百架翼龍-2察打一體無人機,是沒有一丁點問題的。
屆時,烏軍連跑路的機會都沒有。
除了察打一體無人機,俄軍的信息化也面臨不足。
沖突爆發三年以來,俄軍一直屬于“硬結寨、打呆仗”。
俄軍在戰場上的推進手段中規中矩,缺乏運動戰。
不像烏軍那樣,隨時可以發動突襲。
就像哈爾科夫反擊,這就是烏軍擅長突擊的最佳證明。
這一切自然是北約提供了情報支援,俄軍在哪里,干了什么,烏軍一清二楚。
俄軍很清楚,自己在信息化方面的實力不足,基本上不會亂來。
如果我們援助俄羅斯的話,直接提供大量干擾裝備,保證可以讓北約淪為“睜眼瞎”。
只不過此前西方并不相信,中國會擁有如此強大的實力。
如今,陣風被擊落擺在眼前。
無論是對和美國談判,還是和歐洲談判,我們都可以拿援俄來作為自己的籌碼之一。
如果美歐不同意,明天就讓你們知道,什么叫做兵敗如山倒。
在俄羅斯占據絕對優勢之際,不可能與美國聯手對付中國。
而且我們除了可以援俄,還可以援助塞爾維亞。
足以讓塞爾維亞改變巴爾干半島的局勢。
這樣一來,如果美國不希望中國提供援助,自然需要拿出足夠多的籌碼。
與我們進行交換。
第四就是震懾印度。
從莫迪上臺以來,印度一直在邊境地區搞事情,試圖通過碰瓷中國來撈取好處。
莫迪的小算盤打得很響,和中國保持低烈度對抗,但始終不引發全面戰爭。
這樣就能從西方獲得各種援助,甚至還能從中國身上占到點便宜。
之所以印度會選擇挑釁中國。
一來是美國需要拉攏印度對付中國,自然會給印度足夠多的好處。
二來是,中國要應對美國、南海、日本、臺海等各種復雜的問題,并不愿意和印度長期對峙,耗費太多的資源。
只要印度不是太過分,很多時候,我們選擇忍讓。
之所以會隱忍,除了不愿意和印度耗費精力之外,最重要的是缺乏有效的報復手段。
在中印貿易上,我國屬于大順差,很難從經濟領域報復印度。
軍事上,我國秉持“不開第一槍”的原則,不可能貿然動手。
只能援助巴基斯坦制衡印度。
但是此前在外界看來,得到中國支持的巴基斯坦,在印巴博弈中,能做到自保就不錯了,更別提反擊。
【巴方有中國體系,無懼印軍無人機】
至少在陣風被擊落之前,外界一直抱著這種態度和看法。
結果在陣風被擊落之后,我們終于可以說,中國有能力,讓巴基斯坦獲得空中優勢。
當巴基斯坦擁有足夠的空中優勢之后,就可以在很多地方制衡印度。
印度如果還想碰瓷中國,我們就可以繼續援助巴基斯坦,不斷找印度的麻煩。
說白了,美國想把印度打造為南亞地區,遏制中國的“橋頭堡”。
那我們完全可以選擇扶持巴基斯坦,讓其成為我們對付印度的“戰略點”。
同時還可以發展一下孟加拉國。
雖然孟加拉國獨立,得到了印度的支持,但是雙方的矛盾一直存在。
孟加拉國在地緣上,遭到印度的包圍,一直沒有安全感。
印度也不信任孟加拉國,在印度看來,孟加拉國的存在,妨礙了印度本土和東北部的連接。
印度本土和東北部的連接通道西里古里走廊,最窄處只有不到20公里。
這是印度的心病。
因此,印度一直想吞并孟加拉國,此舉也導致孟加拉國很不滿。
去年年底,孟加拉國現任臨時總理尤努斯,曾經在一次講話中表示,中國應該對印度東部施加影響力。
此話一出,印度的輿論可是炸了鍋了。
足以看出,兩國之間的矛盾頗深。
孟加拉國為了自保,一直想引入中國的影響力。
只不過我們一直存在顧慮。
一來是顧慮中印關系,二來是顧慮援助孟加拉國的效果。
萬一沒有效果,豈不是所有努力都白費?
但是有了陣風被殲-10CE擊落的案例之后,我們就不用擔心援助孟加拉國沒有效果。
這樣一來,如果印度繼續碰瓷中國,我們就可以援助孟加拉國。
屆時,印度的東邊是孟加拉國,西邊是巴基斯坦。
足以讓印度陷入險境之中。
再加上南邊的斯里蘭卡和馬爾代夫也和印度有矛盾,一旦和巴基斯坦、孟加拉國聯合之后,就可以組成“反印度聯盟”。
有了這個聯盟,我們就不需要將太多的精力放在印度身上。
因此,此次印度陣風被擊落一事,不僅讓印度真正的實力徹底暴露在全球國家的視野之中。
甚至還讓巴基斯坦和中國軍工迎來高光時刻。
此后,誰還敢說中國武器裝備的實力不夠強?
所以,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永遠都是實力至上。
無論經濟實力有多么強大,永遠都不如大炮發射一次來的實在。
這不就是真理只存在于大炮射程之內的最佳證明嗎?
對此,印度估計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居然會給中國軍工打了一波免費的廣告。
讓中國軍工迎來了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
讓歐洲軍火商,跟著自己丟了人,堪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