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上海體育史話》
尋體育歷史記憶
《上海體育史話》于1982年10月發刊
是講述上海體育故事
推動上海體育文史工作的重要刊物
跟隨小體
從史話里探索更多上海體育記憶
活力五月賽事不停歇
2025現代汽車·射箭世界杯賽
陸家嘴金融城上海站
將于今日收官
本期體“談”記憶
和小體一起回顧
上海射箭運動的來時路
娛樂活動向現代運動轉變
18世紀至19世紀,具有現代形態的射箭協會組織出現,娛樂射箭開始向現代運動轉變,射準的規則也開始逐步細化,作為競技項目的射箭運動形成。
1931年,由英國人發起,組織成立了國際射箭聯合會,同年舉行了第一屆射箭世界錦標賽。此后,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等國紛紛開展這項運動。
1948年舊中國第七屆全運會
上海、浙江射箭選手合影
1935年,在上海舉行的舊中國第六屆全國運動會中,射箭成為國術比賽七個項目中的一項,比拼射中和射遠,但上海未派代表參賽。1948年的舊中國第七屆全運會上,上海選手包攬男女射中和射遠冠軍,史泉生和馬葆生分獲男子射中比賽冠亞軍,史泉生又獲男子射遠比賽冠軍,馬葆生獲該項目第四名。女子射中比賽桂冠為上海隊佟佩華所得,上海選手吳寶琴和王錦霞則是將射遠比賽冠亞軍收入囊中。
上海女將頻頻破紀錄
1958年,上海正式成立射箭集訓隊,當時有金培校、張浪水、范銘業等五名男選手和施美玉、周俊、王鎮瑞等三名女選手。到1959年第一屆全運會之前,上海射箭隊已擁有男女隊員18名。
1959年5月24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的全國射箭錦標賽是我國首次采用國際射箭聯合會的規則舉辦的比賽,組建不久的上海隊參賽即獲團體總分第二名,張浪水、姚水泉分獲男子雙輪全能的第一、六名,單紅英、趙素霞分獲女子雙輪全能的第四、五名。1959年9月的第一屆全運會上,上海選手趙素霞在女子雙輪全能賽中一舉奪魁。
首屆全運會后,上海隊進一步改進訓練方法,在1960年5月舉行的全國十九單位射箭比賽中,上海女隊獲團體冠軍,趙素霞、施雪芳奪得個人全能冠亞軍,且二人均打破了1578環的全國紀錄。
趙素霞
1961年6月3日,在上海春季射箭比賽中,趙素霞在50米單輪比賽中以270環的優異成績打破了由瑞典運動員保持的261環單輪世界紀錄,成為上海第一位破世界紀錄的女子選手。在1963年7月全國六單位射箭友誼賽中,趙素霞又以517環的成績打破了捷克選手保持的70米雙輪女子射箭世界紀錄,此外她還以2172環的成績打破了由她本人創造的個人全能全國紀錄。
1965年6月至7月舉行的全國通訊比賽中,另一位上海選手孫春蘭以548環和582環的成績分別打破了女子70米和60米雙輪的世界紀錄。
人才輩出屢創佳績
1973年1月底,上海成立了青少年業余射箭隊,傅家新任教練,孫春蘭任教練兼運動員,隊中還有來自各區、縣學校和少體校的中學生。
當時隊里是半天學習、半天訓練,雖然條件較為艱苦,但隊員們拼搏奮進,大家會買草回來縫箭靶,自己畫靶紙、平整場地,還踏三輪車到江灣、南市等地去借箭靶。在外集訓期間常利用樹桿、磚頭、石塊做成土設備來代替杠鈴、啞鈴,進行大運動量訓練。經過刻苦奮斗,在1973年6月青島舉行的全國比賽中,上海小將不畏強手,一舉獲得女子團體第三名,16歲的王文娟還以2202環獲得了個人全能第二名。
1974年3月5日《解放日報》第四版報道王文娟打破世界紀錄
1974年在廣州舉行的八單位射箭友誼賽中,上海男女隊以6186環和6816環分獲男女雙輪團體冠軍,王文娟以2365環獲個人全能冠軍,同時以342環的成績打破了由波蘭選手創造的30米單輪世界紀錄。1974年也是上海隊大豐收的一年,除了破一項世界紀錄以外,全隊同心協力,共有4人22次打破了多項全國紀錄,在當時的箭壇上成為佳話。
進入20世紀80年代,上海男女團體曾多次獲全國冠亞軍,女選手王瑾一鳴驚人,3獲全能冠軍。1984年,王瑾、張政代表中國參加了第二十三屆奧運會,這也是上海射箭選手首次參加奧運會。
國際“朋友圈”不斷拓展
上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上海射箭隊多名運動員先后代表中國訪問了朝鮮、羅馬尼亞、法國、意大利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并參加了多次國際交往活動。上海隊也在滬與朝鮮、日本、法國等國家和地區進行了友誼比賽。
郭蓓(右三)曾擔任射箭國際裁判
在這之中,曾經的上海運動員郭蓓更是從1987年起便以國際裁判的身份出現在賽場上,多次參加奧運會等世界大賽的裁判工作,她也成為了中國第一位國際射箭裁判、亞洲第一位奧運會國際射聯技術代表。當談及射箭運動對于自己的意義時,郭蓓用一句話簡單而又凝練的總結:“射箭對我來說,它是我能夠一生為之努力,為之貢獻的項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