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手術后,我女兒很心疼地對我說:‘爸爸,以后你再也不用每天吃很多藥了?!?/p>
2025年5月11日,在長沙西湖公園湖畔,一名接受減重手術后成功減肥的“胖友”在分享會上動情地說。
△一名“胖友”正在分享自己的故事
當天,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減重代謝外科舉辦“5·11”中國肥胖日“胖友”交流會,吸引了眾多醫護人員、患者代表參與。
肥胖是全球性的公共衛生挑戰,醫護人員不僅希望以醫療手段配合生活方式的改變幫助更多人科學減重,也希望通過情感的連接給“胖友”們以恢復健康、重返正常生活的信心。
肥胖防控形勢嚴峻,公眾認知亟需提升
肥胖已成為嚴重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公共衛生問題。
近年來,隨著生活方式和膳食結構的改變,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快速上升。當前,中國50%以上的成年人及約20%的學齡兒童超重或肥胖。而最新研究預計,2030年我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發病率將達到65.3%,兒童及青少年則高達31.8%。
逐漸走高的數據背后,隱含著多重健康風險——肥胖可以影響全身多系統、器官,誘發2型糖尿病、高血壓、睡眠呼吸暫停、多囊卵巢綜合征等多種慢性疾病。這不僅給患者帶來痛苦,還顯著增加醫療系統負擔。保守估計,到2030年,中國因肥胖引起的醫療費用將達4180億元人民幣,占全國醫療費用總額的21.5%。
專業賦能,共建醫患溝通平臺
為響應國家衛健委“體重管理年”倡議,湘雅三醫院減重代謝外科在“5·11”中國肥胖日這一重要節點,定期舉辦胖友交流會。這次活動旨在搭建醫患溝通橋梁,提供權威健康指導,同時面向公眾普及科學減重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
5月11日上午9點,“胖友”們和醫護人員齊聚西湖公園。瀟湘晨報記者在現場見到了2年前接受腹腔鏡袖狀胃切除術的張先生(化姓)。他告訴記者,因為童年時期用藥不規范,自己一直比同齡人看起來肥胖。而直到體重飆升至390斤、顯著影響了睡眠后,他才引起重視,開始了解減重手術。
“手術前我幾乎睡不了一個整覺,總是有睡眠呼吸暫停的癥狀。術后我堅持每天做有氧和無氧運動,現在體重只有180多斤了。”張先生說。不僅如此,他的血壓、血糖等指標也都基本上恢復到正常水平。
活動由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減重代謝外科李鵬洲副教授與李偉正副主任醫師共同主持。在開場環節,朱曬紅教授與朱利勇教授代表科室致辭,介紹本次活動的初衷與愿景,表達了團隊在肥胖防治事業中持續深耕的堅定信念。
隨后,朱利勇教授帶來了題為《減重代謝外科中的內外科綜合治療》的專題講座。從肥胖的成因談起,深入解析了飲食結構、運動習慣、遺傳因素、內分泌紊亂等對體重控制的影響,并結合豐富的臨床案例,系統講解了科學減重的路徑與關鍵環節。在藥物和手術治療方面,他詳細闡述了各類醫學減重手段的適應癥、優勢與潛在風險,實用性極強,贏得現場聽眾的高度關注與認可。
湘雅三醫院營養師蘇志紅帶來《如何做好肥胖防控并預防復胖》的專題分享。她指出,減重后復胖是眾多患者面臨的共性問題,其背后常涉及生活方式反彈、心理波動以及身體代謝適應等多重因素。她強調,要想有效預防復胖,需長期堅持科學飲食與規律運動,同時加強心理建設,樹立合理的體重管理觀念,并借助專業團隊的持續指導,走好每一步。
有患者術后減重137斤,恢復健康、重返職場
在專家答疑環節中,患者提出的問題涵蓋飲食建議、運動方法、手術風險評估等實際困惑。專家們一一耐心解答,并根據個體差異給出個性化建議,現場氣氛熱烈。
在“胖友經驗分享”環節,3-4位“減重之星”講述自己的蛻變歷程。其中一位體重指數高達63.5 kg/m2的“胖友”,術后成功減重137斤,不僅身體恢復了健康,還重返職場。
朱曬紅教授、朱利勇教授為表現優異的患者頒發“減重之星”“最佳毅力獎”等榮譽,表彰他們的堅持。
據悉,湘雅三醫院胃腸外科II科(胃腸疝、機器人及減重代謝外科)作為國家重點臨床專科、中國減重及代謝外科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長期致力于肥胖防治的臨床與科研工作。在朱曬紅教授、朱利勇教授、易波主任帶領下,科室在減重手術技術、術后管理、MDT多學科協作等方面取得卓越成績,形成系統化、規范化的肥胖及代謝性疾病綜合治療體系。
瀟湘晨報記者任彎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