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電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話!5月11日,30組現代+小記者家庭走進江蘇科技館,過了個別樣的母親節。
“今天是什么日子?”“母親節。祝媽媽母親節快樂!”活動開始前集合時,小記者或擁抱、或親吻媽媽,送上了他們的節日祝福。
上午10:00,在志愿者們的指引下,小記者們觀看了工業機器人跳韻律操和舞劍表演,感受科技給現代工業插上了智慧的翅膀。在探索發現展區,小記者們現場觀摩了高壓放電的實驗。在釘床展區,小記者們零距離體驗后興致勃勃地談起感受:“這個釘床上釘子既多又密還整齊。”“躺上去還蠻舒服的。”“像按摩床。”科技館志愿者老師告訴大家,釘床運用了壓強原理。這個原理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比如菜刀切菜、棉線切松花蛋、鋼絲切薯片等。
隨著小記者們在生命健康安全體驗區參觀完激光秀和火山爆發視頻,活動進入“翱翔之翼”科普講座環節。來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志愿者大哥哥們用折紙實驗告訴小記者們伯努利原理:“氣流速度越快,氣壓越低。當我們用吹風機對著折疊好的紙吹氣時,紙下方的氣壓降低了,外圍的大氣壓便將它緊緊地壓住,風就無法吹翻它了。我們坐的飛機是運用的伯努利原理。”
小小竹蜻蜓也有大奧秘。為了帶領小記者們了解清楚直升機的飛行原理,志愿者給小記者們邊演示竹蜻蜓邊介紹,升空核心在于葉片和水平旋轉面之間有一個傾角,這意味著葉片不會是水平的。當竹蜻蜓旋轉起來時,不平整的葉片將空氣向下推形成強風,空氣反作用向上推葉片形成升力。當升力大于竹蜻蜓本身重力時,竹蜻蜓就能飛起來了。直升機的飛行與竹蜻蜓的升空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我發現竹蜻蜓葉片不是平的。”“旋轉竹蜻蜓不應該是往上飛嗎?怎么斜著飛?”小記者們邊旋轉手中的竹蜻蜓邊詢問個不停,激發了強烈的好奇心。
通過火箭發射視頻講解,志愿者給小記者們講解了火箭發射原理運用到的牛頓第三定律:“除了火箭發射,牛頓第三定律的原理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比如射擊時會有后坐力,這正是子彈給槍的反作用力;滑冰場上推自己的同伴時,發現自己也會往后退,這正是同伴給自己的反作用力。”
科普講座后,小記者還和家長們體驗了火山噴發、神奇小手帕、手搖發動機和閃電精靈的魔法舞會等科學實驗。“今天的活動真有趣,我在家就喜歡看《百問百答》《物理真好玩》等書籍,今天我最喜歡看高壓放電。”南師附中樹人學校附屬小學三年級的朱仁博活動后意猶未盡。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戴明夷 /文王玉秋晨/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