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穎莎說走下領獎臺積分就清零。這話是在澳門世界杯奪冠后面對11300分斷層排名時說的。外界有人覺得她過于自信,也有人認可她的歸零心態。
回顧2023年德班世乒賽,她奪冠后連夜加練反手技術。巴黎奧運會錯失單打金牌,她直言失敗讓自己更清醒。這種永遠把自己當挑戰者的姿態,助她三年拿26個單打冠軍。
面對兼項過多的質疑,她稱扛起責任是運動員本分。每天6點晨跑雷打不動,訓練主動加練多球是她的日常。
2025年釜山世乒賽,隊友連輸兩局她獨得兩分逆轉日本。
賽后她只說任務是守住每一場外戰,鄧亞萍贊她擔子最重。多哈世乒賽抽簽后,她所在半區聚集多位特殊打法選手。她卻直言對手越強越興奮,主動邀請男隊陪練加練到半夜。
這種遇強則強的特質,從19歲初登賽場克劉詩雯丁寧就顯現。巴黎奧運周期對日本選手全勝,她被日媒稱為“止藤片”。
如今面對死亡半區,她的訓練量比男隊員還多20%。數據顯示近三年她外戰僅丟3局,對世界前十勝率89%。國際乒聯主席說她的可怕之處,在于目標永遠是下一場比賽。
有人批評她表態張揚,有人看到頂級運動員的格局。
爭議背后是她對自己的高要求,從不是滿足于現有成績。
當被問是否想成下一個大滿貫,她稱對手是運動的極限。這句話或許解釋了她所有表態,永遠在挑戰自我邊界。
我個人認為,這種把對手視為突破極限的態度,正是國乒長盛的密碼。孫穎莎用行動證明,真正的強大不是俯視對手,而是超越自我。多哈世乒賽即將開賽,她能否在爭議中續寫傳奇引人關注。
但無論結果如何,她展現的挑戰者心態,早已是一種勝利。體育的魅力就在于此,永遠有人在突破極限,永遠有新的可能。
孫穎莎的故事還在繼續,她的每一次表態都是成長的印記。關注她在多哈的表現,看這位永遠的挑戰者如何書寫新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