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普及急救知識,提升市民自救互救能力,5月8日,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急診科醫護團隊走進蘭州市全民健康指導中心,開展了一場以“心肺復蘇與AED使用”為主題的公益培訓活動。此次活動主要是場館工作人員參與,現場學習氛圍熱烈,反響強烈。
急救技能進場館,生命安全有保障
蘭州市全民健康指導中心作為市民日常健身的重要場所,人流量密集,突發狀況風險隨之增加。急診科培訓人員表示:“在黃金四分鐘內對心臟驟停患者實施有效的心肺復蘇(CPR)并配合自動體外除顫器(AED)使用,能大幅提高搶救成功率。我們希望通過‘零距離’培訓,讓更多人掌握‘救命技能’,為公共場所筑起一道生命防線。
理論+實操,醫護團隊手把手教學
活動現場,急診科團隊通過“情景模擬+分步講解”的方式,系統演示了心肺復蘇的完整流程:從判斷意識、呼救求助,到胸外按壓的深度頻率、人工呼吸的要點,再到AED的開機、貼片、除顫操作,每一個環節都配合口訣與動作示范,確保學員“看得懂、學得會”。
“按壓位置要準確,雙手交疊,用上半身力量垂直下壓……”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學員們輪流在人體模型上練習,團隊成員逐一糾正動作細節。
科技賦能,AED設備成“新焦點”
針對公眾對AED“不敢用、不會用”的顧慮,急診科培訓人員特別強調:“AED設計簡潔,全程有語音提示,非專業人員也能快速上手。”并結合場館內配置的AED設備,現場演示了從開機到除顫的完整流程,并解答了“何時停止心肺復蘇”“如何判斷復蘇成功”等高頻問題。
據了解,蘭州市近年來持續推進公共場所AED布點工作,體育公園作為重點區域已實現設備全覆蓋。此次培訓有效打通了“設備”與“技能”的最后一公里,為市民安全健身再添保障。
醫者仁心踐初心,公益培訓常態化
此次活動是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急救知識進萬家”系列公益行動的延續。近年來,該院急診科已深入社區、學校、企業開展培訓數十場,累計培訓群眾超數百人次。未來,團隊計劃聯合紅十字會、體育局等部門,建立“急救技能培訓基地”,通過定期考核頒發認證證書,構建全民急救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