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臨床常見疾病之一。一般指排便次數較少,排便困難、干結。正常人來說,每日排便1~2次或1~2天排便1次,而便秘患者一般每周少于3次,且較費力。
便秘原因
東大肛腸醫院肛腸專家指出,這一般與日常生活中飲食習慣、排便習慣或者腸道疾病、年齡增大等有關。譬如飲食結構中缺少粗纖維,或者胃腸動力較差,這些都有可能導致便秘的發生。
另外,精神心理因素也有可能引發胃腸道不適,從而引發例如腸易激、便秘等疾病,例如人在焦慮、抑郁等精神狀態下。專家特別指出,這一狀況應在年輕人中得到重視。
雖然按年齡層分布來講,便秘患者以中老年居多,但生活節奏加快,年輕人在拼搏事業的同時要注意舒緩壓力,關注自身心理狀況,以免對身體造成影響。
還有要注意不要盲目服用保健品和藥物,應在執業醫生指導下服藥。而對于便秘這一影響生活質量的毛病,在日常生活中要如何防治呢?
日常生活如何防治
東大肛腸醫院肛腸專家表示,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增強體育鍛煉無疑是預防和改善便秘狀況的關鍵。
喜食肉類或軟爛食物的人群,應在膳食中加入適量的粗纖維食物,例如粗糧和一些蔬果,幫助胃腸道的運動。同時不要每天坐在桌前或葛優躺,應定期進行體育鍛煉,促進機體新陳代謝。
一般輕微便秘的人,癥狀慢慢就會緩解。對于體感比較嚴重的人,可以到正規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根據具體情況服藥,定期觀察效果調整用藥方案。
除此之外,一些日常中的小習慣也應多加注意。專家指出,現在很多人喜歡帶手機如廁,這其實無形中增加了如廁的時間,不僅對便秘人群不利,也會增加一般人患肛腸疾病的風險。
無論做什么事,專心都很重要,排便時應專心排便,盡量將時間控制在10分鐘之內,不要在馬桶上久坐。
此外,在日常運動中可以加入一些提肛卷腹等運動,東大肛腸醫院專家補充,這類運動可以促進胃腸道蠕動,增強肛門括約肌的功能,不僅可以預防肛腸類疾病,對于一些疾病的術后康復也很有幫助。
便秘久治不愈的朋友,一定要先去檢查,排除器質性病變,再對癥治療。千萬不要被所謂的偏方所誤,更不要不遵醫囑,隨意亂用瀉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