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歷五月初五,中國人掛艾草、吃粽子、賽龍舟,用各種方式驅趕 "五毒"、祈求安康。但很多人不知道,自佛教傳入中國后,寺院里的僧人們也過端午,不過他們的過法既保留了民間祛病禳災的核心,又融入了獨特的佛教智慧。這場延續千年的 "宗教 + 民俗" 混搭,藏著哪些有趣的故事?
一、當 "惡月" 遇上 "凈水":寺院里的驅邪儀式
古人認為五月是 "惡月",《風俗通義》說 "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充滿對疾病、災禍的恐懼。佛教雖不認同民間禁忌,卻敏銳捕捉到人們對 "凈化" 的需求,把寺院日常的 "灑凈" 儀式和端午結合起來。
唐代長安的大慈恩寺,端午清晨會舉行一場特別的法會:僧人用竹筒盛著 "楊枝凈水"(摻了香料的清水),繞著大雄寶殿邊走邊念《大悲咒》,用楊柳枝蘸水灑向四周。這水可不是普通的水,據《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經》記載,觀音菩薩的凈水能 "除一切病故,令一切安樂"。老百姓聽說后,紛紛帶著空瓶來求水,拿回家擦拭家具、給孩子洗澡,覺得比民間的雄黃酒更 "靈驗"。
更有意思的是佛教的 "護身符"。敦煌藏經洞里曾出土過唐代的《藥師經》咒符,上面畫著藥師佛手持藥壺的圖案,旁邊寫著 "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邊緣還纏著五色絲線。這和民間端午戴的 "長命縷" 幾乎一模一樣,只是把道教符咒換成了佛教符號。僧人說,戴上它不僅能避外面的蛇蟲,還能提醒自己不生 "貪心、嗔心、癡心" 這些 "心里的毒"。
二、粽子變 "福田":從祭祀供品到結緣信物
端午節吃粽子,最早是為了投江祭屈原,后來成了家家戶戶的必備美食。佛教傳入后,僧人給粽子賦予了新的意義 —— 把它變成傳播佛法的 "道具"。
宋代杭州的靈隱寺,每年端午都會支起十幾口大鍋煮粽子,餡料除了傳統的糯米紅棗,還有寺院菜園種的豆子、山上采的野蜂蜜。但這些粽子不是自己吃的,而是分給來上香的百姓。僧人會說:"施主接過這粽子,便是結了一份福田,好比種下一顆善的種子,將來會收獲平安喜樂。" 老百姓覺得吃了寺院的粽子,既沾了佛氣,又不用自己動手,何樂而不為?
更講究的寺院還會用粽子做 "法事"。比如把粽子擺成蓮花形狀,放在佛像前供奉,寓意 "以食供佛,心似蓮花"。還有的僧人在包粽子時念一句 "阿彌陀佛",說每個粽子里都藏著一句佛號,吃的時候就是在和佛菩薩 "對話"。這種把日常飲食和宗教修行結合的做法,讓佛教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融入了百姓的餐桌。
三、龍舟賽變 "渡人船":當民間狂歡遇見佛教慈悲
賽龍舟本是紀念屈原的激烈競技,到了佛教寺院眼里,卻成了宣揚 "普渡眾生" 的好機會。福建泉州的開元寺,在宋代就玩出了新花樣:他們造了一艘巨大的 "佛船",船頭供奉著觀音菩薩像,船身畫滿《法華經》里的故事,比如 "觀音救難"" 龍女獻珠 "。比賽開始前,僧人先繞船誦經,說這龍舟不是普通的船,而是菩薩的" 渡人舟 ",劃槳的人每劃一下,就是在幫世間苦難的人" 擺渡 "。
更絕的是對 "五毒" 的重新解讀。民間怕蛇蟲,佛教卻把 "五毒" 比作人心里的 "貪、嗔、癡、慢、疑"—— 貪心像毒蛇,嗔恨像蝎子,癡迷像蜈蚣,傲慢像壁虎,疑惑像蟾蜍。端午掛五毒符時,僧人會跟百姓說:"外面的毒蟲好躲,心里的 ' 毒蟲 ' 難防。您看這符上的藥師佛,左手持缽裝著能治百病的妙藥,右手結的 ' 三界印 ' 就是在告訴我們,只要常修善心,心里的毒自然就沒了。" 這番話讓原本簡單的驅邪習俗,多了一層 "修心" 的深意。
四、詩人與禪師:當端午變成一場哲學對話
古代文人愛寫端午詩,詩僧們也沒閑著,他們的作品往往帶著禪意,讓節日多了份超脫的味道。唐代詩僧靈一寫過 "端午山僧院,平階細草幽",描繪寺院里端午的寧靜,和外面的熱鬧形成對比,仿佛在說:"外面的驅邪是形式,內心的清凈才是根本。"
最有名的當屬宋代佛印禪師和蘇軾的互動。有一年端午,蘇軾帶著粽子去拜訪佛印,剛到寺院就看見禪師在樹下打坐,旁邊放著一碗清水。蘇軾開玩笑說:"禪師怎么不吃粽子,反而對著水發呆?" 佛印說:"施主看這水,能映出藍天、綠樹、粽子,卻不會被任何東西染臟。就像我們的心,端午驅的是外面的毒,更要修的是不被煩惱污染的清凈心。" 這番話讓蘇軾大受啟發,后來寫下 "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把佛教的 "心凈則國土凈" 融入了自己的人生哲學。
在民間,這種影響更接地氣。比如南方有些地方,百姓端午用艾草水洗澡前,會請僧人念幾句 "凈水咒",覺得這樣水更 "干凈";還有的把粽子包成小塔狀,說這是 "模仿佛塔",吃了能得到菩薩保佑。佛教就這樣通過一個個小細節,悄悄走進了普通人的生活。
古代佛教過端午,從來不是簡單地 "照搬" 或 "反對",而是把民間對平安的渴望,轉化成修行的契機:用凈水灑凈,是告訴人們 "外凈更需內凈";分送粽子,是踐行 "布施結緣" 的教義;重新解讀龍舟和五毒,是把世俗活動升華為心靈啟示。這種 "接地氣" 的融合,讓佛教不再是外來的宗教,而是成了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