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房哥」本地購房服務平臺,深耕十年,接地氣,說人話!
小助手微信:fangsanmei2020,買房,裝修咨詢,投稿聯系。
常年關注我們的,都知道房哥有一檔業主投稿欄目,叫買房故事,本意是以買房人視角,分享自己購房經歷,主打接地氣,生活化,很多人當短劇看。
我看了下最后一期,是去年的8月26號,業主感慨自己住港務,高新上班,地鐵往返80公里的故事,因為“你懂的”原因刪掉了,往后買房故事再無更新。
更深層次的原因,確實是沒人投稿了,過往房價上漲,無論是分享搖號喜悅,選房技巧,投資心得,總有說不完的話,但這兩年的行情,跌跌不休,沒人愿意自揭傷疤,分享欲也是降到冰點。
仿佛房價下降是一個不能說,不愿說,繞開走的話題,但作為從業十幾年的人來說,有漲有跌,又冷又熱很正常,降價促銷,專車接送,滿城工抵,也不是什么新鮮事。
接受房價下跌,正視買房這件事,自住為王,理性看待,才能熬過這段“垃圾時間”。
今日收到投稿,業主講述房價下行的西安,自己的買房心態!
跌跌不休
業主投稿:吃得飽
西安的房價,什么時候開始跌,跌了多少,網上并沒有統一的答案,更多是朋友圈里特價房消息,售樓部工抵房活動,以及社交媒體打開,主播的痛心疾首。
(2024年1—6月全國房地產市場情況)
這一切一切的片段,構成了普通人認知房價在下跌的生活日常,當然我也經常看房哥買房故事更新,從大家分享自己心路歷程,也能感受到,二手房確實在跌跌不休。
房哥開玩笑說,房價跌了,都沒人投稿了,但作為一個近五年,買賣三套房的普通人而言,倒是想分享,該說點什么呢?
說2015年因婚期臨近,低價上車了東方米蘭國際城,后來房價翻倍?
是說2021年跟風搖號,去了灃西某某小區,如今輕松虧掉首付?
還是說2024年,在軟西接盤一套二手房,如今住上感覺挺好?
似乎這個時代,表達任何優于他人的情緒,都會被負能量吞噬,只有自曝苦處,給別人看了樂子才有話題。
與其說表面討論的是房價漲跌,是市場行為,是周期問題,不如說是以房為載體,有人富裕,有人返貧,大家互不甘心的生活不滿。
可以共患難,大家一起熬,但不能你跑了,我在坑里,也是當下高位站崗房東不可說的心態。
要選房,先問房,要賣房,先聊房,市場泥沙俱下,和房哥聊聊,補全信息差。
(付費咨詢,一對一通道)
我也想問,買的房子跌了這個話題,當真就是洪水猛獸,碰都不能碰,說的不可說,對于和我一樣的多數人,房子和房價到底意味著什么?
個人經歷
2016年,和大多數剛入職場的年輕人一樣,廣告公司打工,提前過上996,007,收入卻穩定在4開頭不見長進,一般是父母催婚,一邊是女友家催房。
一咬牙,東拼西湊首付,去魚化寨看房,東方米蘭國際城,當年市場很亂,很多房子五證不全,只要交房就行的心態買了房,很快開發商就通知漲價。
所幸正常交房,一切正常,這個房子里,我們迎來新婚和大寶的出生,照現在的眼光看,戶型也舊,小開發商城改,但在當年的現狀下,這是首付和月供能力的極限。
2021年,媳婦公司搬遷,每天往返去灃西上班,我這邊升了經理,收入還算溫飽,又有了再買房的打算,那年西安逢開必搖,大家的買房熱情,甚至彌漫在電梯,食堂和廁所里。
我也受到感受,找了很多理由說服自己,什么收入還可以,要有資產保值,什么打算要二孩,現在不夠住,什么照顧媳婦上班,灃西未來可期等等。
現在看,上述任何一條理由都很牽強,但為了自己說服自己,我也毅然加入搖號大軍。
彼時灃西新城最火的小區叫科為城,既有地鐵,又有學校,附近產業園,歡樂世界文旅,高端住宅規劃完備,符合多數人對新區的白月光想象。
我們剛關注的時候首開均價15500元/㎡,很快,備案即將破20000元/㎡,最后置業顧問催促,說有一套頂樓16500元/㎡,我不敢絲毫猶豫,現場就定了。
后來,這套房成為我很長的心理陰影,自住父母都嫌遠,周邊壓根沒啥人,可笑的是,媳婦工作反而調劑回了西安,一直到現在,房子收了還空著,租也不是,賣也不是。
(來源:貝殼二手房)
貝殼上,同戶型,掛牌單價10725元/㎡,還有房東7951元/㎡對外賣,都不能說是踩踏了,簡直是踐踏。
相比首開的價格,也是虧50%立場,最可氣的是,就這,還賣不出去!!!
每當身邊有朋友為房價降了10%唉聲嘆氣時,我都會給他看我灃西二手房的行情,對方開始安慰我,心情瞬間轉好。
2024年,擺在面前的現實就是,東方米蘭不夠住,科為城虧到腳底板,怎么辦?哭天喊地,還是找開發商退房?
媳婦是很理智的,該止損止損,還換房換房,東方米蘭國際城因為買的早,吃了房價紅利,2014年掛低價還帶家具,車位,均價16000+很快賣掉。
轉頭就去看了軟件新城的蘇寧云著,當時還擔心業主預期高,得23000+才能買得到,后來軟西二手房紛紛破發,蘇寧19500+入手,由于帶裝修,簡單買家具后,已經入住,20小和四初的學區打算長期自住。
對于不少身邊的同齡人,也都是相同的購房履歷,18年前踩了狗屎運,低價上車,21年搖號跟風,賠了首付,24年回歸自住,撿漏二手。
第一套房,朋友都勸我,反而買對了,第二套房,朋友都夸我,掉坑里了,第三套房,誰的意見都沒問,我覺得挺好。
當年我也是天天盯著房價的人,周邊但凡有利好,新消息,整個人就飄飄然一樣,各種房產公眾號,各大博主,是天天關注,日日研究,如同著魔一樣。
我記得房哥當年的觀點,是剛需早點買,以及不住不買,房住不炒等,當年不認可,如今不服不行。
吃到了紅利,我慶幸,踩到了地雷,我認輸,回歸了生活,我知足,房子就是房子,既是鋼筋水泥,也是家庭溫度,房價是數字,是股市,是賭博,有漲有跌。
只能漲不能跌那是做夢,只能接受漲,不能接受跌,那確實不適合買房,尤其是當下。
漲跌觀察
但凡多看多研究,看看世界,看看全國,普跌的不是一城一市,西安由于反應慢,外加房價基數也低,普遍跌幅是有限的。
21年搖號跟風的時候,均價15000+,如今這些小區交房,普遍也在12000+,跌幅更大的只有外圍的秦漢,空港,灃西,涇河,灃東。
(來源:悅西安)
跌的原因也都符合邏輯,供大于求,過去幾年,涌入百萬人口,帶來龐大購房需求,夾雜炒作成分,如今2024年,西安凈流入8.94萬人,房子還是那么多,甚至蓋很多,但需求少了。
也就有了過去蘿卜快了不洗泥,現在蘿卜慢了還削皮的情況,競爭大了,大家對房價上漲沒信心,降價賣房不可避免。
尤其是2021年,不少人杠桿拉爆,東拼西借,期望房價上漲,快速立場的,如今利息,貸款都是成本,止損賣房也都能理解。
2018年-2021年,不少人細糠吃多了,如今吃點粗糧是各種不習慣,熬一熬 ,習慣了就好。
西安的發展我還是長期看好的, 1300多萬人,西北五省的龍頭位置,科教文衛配套都全,雖不是大富大貴的城市,也是一方霸主,這輪基建至少到2035年,房子在手,還是有價值的。
當然,同期買房的也有沒跌和少跌的,主要都是學區房,就我觀察的二手房現狀,東西南北各有幸運兒。
草灘的綠城桂語蘭庭,入手12000,現在二手房15000+,港務的綠城全運村,中糧奧體壹號,華潤未來城市這些,入手14000+,現在19000+;
包括高新的保利天悅,萬科翡翠國賓,曲江的中海大城,曲江九里等,房價有高有低,但基本沒有賠本的。
這種趨勢下,也不難理解,為什么到處都是鐵一中,交大附中,陜師大附中,高新一小一中名校+,雖然遍地名校,但學區房依舊吃香。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西安的新房,二手,想少虧,保值,還是得靠學區,這就是我們這個城市的需求現狀。
第二類跌的少的,單純就是買的早,買的便宜的,曲江二期的高層,當年6000買的,現在18000賣,業主哭天喊地,仿佛受了多大委屈,其實只是沒有賣到30000+,心有不甘而已。
真正賠本,踩到坑里的,除了外圍高價買西咸的,反而是主城區里投資大面積的,動不動400萬總價朝上,現在架在空中,無法落地。
曲江的萬科翡翠國際、海德堡、軟件新城的西派國樾,天谷雅舍,云水天境都是這個問題。
房東過分的相信了西安普通人的購買能力,認為400萬不愁客戶,實際的現狀是,西安是一個沙漏型城市,一邊是150萬以下的剛需高層不愁賣,一邊是500萬以上的頭部號召不愁賣。
反而是中間部分,不上不下的改善大戶型,在二手房市場里,是真的難,外加四代住宅,新房內卷,全方位打壓二手房,不住想賣只能降價,降到地板價的那種。
對于今年還打算買房的人,反而最佳選擇是撿漏等二手,就剛剛交房的那種二手,房東還是投資需求的,一定跌破發行價,軟件新城,高新三期,港務大面積,無一例外。
早買晚享受,晚買有折扣,這十個字深刻概括了西安當下的新房現狀,還是我說的老話,不接受降價,買什么新房。
就這個角度看,止跌回穩,還需要時間,還需要等待,一個成熟的市場,既吃得下細糠,又要吃得了粗糠,只有經歷了風雨,才能見到彩虹。
熱愛西安
作為一個外地來西安,已扎根10年的新西安人,期待西安越來越好,大家越來越好,房價漲跌是一時的,西安生活是一輩子的。
這瞧不上,那看不上的,把你放武功,扶風,黃陵,志丹呆幾年,哪里發展好,心里明白的和鏡子一樣,既然在這里買了房子,生了孩子,娶了媳婦,就是西安人。
也期待房哥買房故事,大家都多多投稿,不局限于房哥,分享自己對西安發展,教育,城市,樓市的看法,挺愛看的,希望多更新!
投稿郵箱:315440146@qq.com,或添加小助手微信投稿。
【樓盤點評】
| | | | | | | |
| | | | | | | | | | | | |
【裝修報告】
● 戶型解析: | | | | | | | | |
● 實景/設計案例: | | | | | 悅 | | | |
聲明: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作者:吃得飽
房哥1對1咨詢通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