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5月12日電(記者 鄒碩)5月11日下午,由國家藝術基金資助、中國傳媒大學承辦的“技術與藝術融合背景下的藝術管理人才培訓”成果展在北京陶瓷藝術館開幕。中國傳媒大學相關職能部門,文化產業管理學院、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戲劇影視學院等師生代表,以及人社部少數民族特培學員共同參觀展覽并出席開幕儀式。開幕式由中國傳媒大學人事處處長曹坤主持。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執行院長張洪生在致辭中提出,人工智能和數字技術正在重塑全球文化生產與傳播格局,藝術的表達方式與組織邏輯也正經歷深層變革。在這一趨勢下,文化管理者的角色、能力結構與價值導向需同步革新。項目立足“藝術+技術+管理”的融合路徑,積極回應數字時代對復合型文化人才的新需求,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戰略價值。
張洪生表示,中國傳媒大學作為“雙一流”建設高校,近年來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計劃”,積極探索“AI+藝術管理”的教學改革新生態。學校將以本項目為契機,進一步強化交叉學科平臺與產業協同機制,培養具備全球視野、創新精神與數字素養的高層次人才,為服務國家文化戰略與全球文化傳播注入中傳力量。
李素艷代表項目組介紹了展覽的基本情況。她指出本次展覽以“引領·融合”為主題,展示了30位學員參加培訓后的部分成果,內容橫跨數字藝術展演、文化品牌建設、公共文化服務創新、非遺數字化轉化等前沿領域,涉及數字藝術、陶瓷、油畫、攝影、布糊畫等藝術形式,充分展示了學員在跨媒介創作、文化創新、項目管理等方面的探索成果。
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范敏教授表示,在智能飛速發展的當下,技術和藝術不是簡單疊加,而是創作思維、邏輯和文化表達上的重構。
學員代表、北京城市學院文物數字研究中心主任李冰分享了自身的學習收獲。她表示,通過此次培訓對藝術管理、數字技術、元宇宙等領域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有效拓寬了學術視野,提升了數字工具應用和跨界協作能力。
學員代表、北京光影聚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經理黃睿表示,通過本次培訓,系統學習了藝術管理前沿理念和技術,拓寬了專業視野,并與學員交流中獲得了深度思維碰撞。
北京陶瓷藝術館館長陳美霞在發言中強調館校合作是推動文化教育協同發展的有效路徑。她表示,北京陶瓷藝術館始終致力于將傳統陶藝文化與數字技術深度融合,形成“文化傳承+科技創新”的展示與傳播機制,是“藝術與技術融合”的前沿陣地之一。
觀看展覽的嘉賓與學員紛紛表示,此次展覽充分體現了項目的跨界探索與人才建設成效,是藝術與技術融合背景下文化教育創新的有益實踐。
展覽將持續至5月15日。本項目由國家藝術基金支持,中國傳媒大學承辦,旨在推動藝術與技術的深度融合,提升藝術管理人才的綜合素養與創新能力,服務新時代文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與文化強國建設。
來源:中國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