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基層院長之家
作者:煜白
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新安街道這一人口不足7萬的小鎮上,一幢外表樸素的低層建筑靜自佇立,建筑門前車水馬龍,就診的人紛至沓來。
這是無錫新安衛生服務中心所在地。
據當地居民回憶,數年前,這家衛生服務中心還并不起眼,僅在周一、周三和周五的下午開放預約,每次接待的病人數量也僅有稀松的個位數。
然而,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該機構病人數量急劇攀升,每日接診量迅速增長至百余人。
“不僅是當地,周邊地區、旺莊街道跟我們這邊相交界地方的患者也會來。”院主任介紹道。
新冠三年放開后,隨著新醫生和技師的加入,該衛生服務中心的門診量更是實現了前所未有的激增,最高增幅達到了驚人的288%。
這一現象在同等級醫療機構中并不多見。
由此,媒體記者邀約該院主任進行了一次訪談活動。
01
人工智能,降落基層醫院
無錫新安衛生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位于無錫市新吳區新安街道新南路2-1號,占地面積6500平方米,建筑面積1.27萬平方米;現有內科、外科、婦科、口腔科、眼科、五官科、皮膚科、中醫科、中醫骨傷科等臨床科室,影像科、超聲科、檢驗科、胃鏡室等5個醫技科室。
在中心低調運營的數年里, 1臺DR,2臺CT(均為GE醫療影像設備),1臺透視和1臺牙片,構成了其影像科的主要配置。
而眼下,新吳區最先進的一批新設備正在排隊預備跨入這家中心的大門。
“在特色科室建設方面,我們現在是打算把所有的臟器,還有所有的血管,包括冠脈增強給做出來,我們公立醫院目前只有一家中醫院剛剛開增強,也開了才2個月,我們馬上也要開出來了,雙筒高壓注射器什么都在談了。”院主任向采訪人員介紹。
門診人數的激增與醫用設備的大革新背后,人工智能(AI)的引進功不可沒。
溯回AI來到中心的契機,據主任描述,國癌精篩項目、大三甲分流的大背景下,引入AI設備是樂見其成的事。“其他醫院可能好多只是在說想要,但是我們院長支持我們放射科的工作的,所以我上去一提,申請一打,一下子就給我們批了”。
可以說,該中心的這場命運轉折,是院長的支持、人民醫院的推進、市政府的政策鼓勵等天時地利人和的共同促成。
聚焦到當前AI產品與應用上,中心選用的是GE醫療帶來的智魔盒AI輔助診斷方案,該產品部位應用廣泛,遍及胸部、心血管、腦血管、腦卒中、肝臟等多種場景。
該中心當前的AI應用優先板塊主要集中在肺結節、肺癌以及肋骨的篩查上。
02
從日檢查量大幅躍升
盡管中心目前尚未發揮智魔盒功能的全部潛力,但AI應用的逐步滲透,已為其臨床實踐帶來了直觀的變革與提升。
當談及中心當前每天的胸部檢查量時,主任表示,“近期檢查量達到了一個高點,一周下來,我們醫院總共能做700個。前四天做了420個,第五天又做了88個,那就正好是500了,后面還有2天是200個。”
如此平均下來,高峰期每天可以做100個檢查。
“有了AI輕松很多,不怕遺漏”
若采用控制變量法進行評估,隨著日檢數量的持續攀升,醫生所需承擔的工作量亦將不可避免地隨之增加。在此情境下,鑒于醫院內檢測設備及醫生資源的有限性,每位醫護人員所分攤的工作負荷平攤到個體也就“水漲船高”。
當記者問及有關大量讀片對日常診斷是否有影響時,“肯定有,”主任坦誠。
但這一影響卻并非負面,反而引出了AI給中心帶去的又一助益。
這又不得不提到中心引進的GE醫療智魔盒AI的人工智能CT閱片服務。
以肺結節AI輔助診斷系統為例,GE醫療智魔盒AI作為精準肺癌早篩的得力助手,其肺結節AI輔助診斷系統能迅速精準地完成檢出、表征識別、定量定性分析及密度組學研究,自動匹配金標準數據庫相似病例,生成前后影像對比及隨訪建議,支持三維MPR重建實現精準定位,并能自動生成結構化報告,按需篩選結節信息,功能實用且高效。
“比如,在撰寫核醫學報告時,有了AI的協助,我感到輕松了許多,信心也更足了,不再那么擔心遺漏重要信息。至少,我可以借助AI先快速瀏覽一遍,對于5毫米以上的結節進行初步判斷。
有時,一些細微的炎癥可能逃過我們的肉眼,但AI卻能捕捉到,比如它會提示這里有磨玻璃密度影,我隨即就能意識到這可能并非結節,而是輕微炎癥。這樣一來,診斷的準確性和效率都大幅提升。”
“效率高了,每個檢查量可以有兩三分鐘的提速”
提及AI給工作效率上帶來的加成,主任感慨良多,憶起往日情形。
“以前啊,我們得反復看片子,生怕看錯或者漏了什么,特別是病人多、事情雜的時候,一不留神就得重來,挺費時間的。”
盡管不吝嗇夸贊AI給工作中帶去的便捷,但當聊到應用AI前后檢測時長的具體對比時,主任的表述仍很嚴謹,他認為這很難一概而論。
“感覺也不好說,如果病人之前檢查過,知道結節大概位置,那肯定會快點。但要是對比老片子,找小結節,那得盯很久。尤其是從大一點用AI的醫院來的患者,復查的事后對照上一次AI給出的患者關注小結節的結果,人工找起來非常不容易,有時候患者現場咨詢這種結節,現場找的壓力很大。
硬要平均的話,單個可能有兩三分鐘的提速吧,別看這時間不長,可它真的幫了我們大忙。AI能一下子找到結節,我們不用再費眼去找,而且還不容易漏掉,確實方便了不少。”
“明顯感覺復查的人多了”
如果說病人量上的增長與醫生效率上的提高還只是AI帶來的表層影響,那么復診率的上升則將AI助力中心的深層成效具象化。
“我們明顯感覺到小結節復查病人多了。”
主任笑了笑,解釋起這一現象的來由。“這得益于AI技術的引入減少了漏診。以往因小結節未被發現,病人可能轉投其他醫院,導致信任流失。現在,我們細致檢查并標注小結節,提供明確的復查建議。
我們經常會給病人打電話,我不知道病史情況下就會給他打,不然我這個報告不負責任,模棱兩可,這個病人就不容易信任你。
像前兩天我們有一個病人他是來看腹部的,結果這邊露了一點點骨頭上有一個問題,后來我跟他聯系了,說你是不是褲子上的原因,褲子沒脫干凈,因為確實褲子上有一個金屬扣子什么的,然后說你要不再來重新拍一下,拍了確實骨頭上長了一個病變,后來他去手術了。他就很配合我們,病理報告全部發給我們,然后咨詢了一些問題,我就覺得這樣子病人對我們的信任度提高了。”
從院營收到醫生操作再到患者留存,降落到基層醫院的AI,正在托舉中心迎來仰望星空的那一刻。
03
踩在基層醫療擴容的風口上
2024年7月21日,中國政府網發布《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決定》明確指出要“加快建設分級診療體系”,再次印證了基層醫療在日后將承載更多重任的定調。
分級診療即按照疾病的輕重緩急和治療的難易程度進行分級,不同級別的醫療衛生機構承擔不同疾病的治療,形成合理的就醫和診療格局。
國際上研究認為,約80%的疾病可通過初級衛生保健得以有效處置解決。
如此一來,基層醫療的優化與升級將是大勢所趨,放眼長線,AI與醫療機構的結合無疑有更多的想象空間。
那么無錫新安中心作為率先一批享受AI成果的基層機構,是如何做到順利承接AI、運用AI,這對其他基層機構有何啟發?
加強自身建設與“科內學習”
在成功經驗分享這一話題上,院主任先是提到了“科內學習”的模式。
“我覺得可能因為我原來在一個二級醫院待過的,所以我就延用了那個二級醫院的管理模式。主要是科內學習,比如說你看到了什么好的案例,或者技術就科里大家一起學習一下。”
科內學習是基層醫院提升醫療水平、保障醫療安全的重要途徑,通過科內學習,醫護人員可以不斷更新專業知識,提高診療技能,從而更好地服務患者。
其學習方式主要有集中學習、科室培訓、在線學習以及實踐操作等。
院主任延續一貫的坦誠談話風格,徐徐講道,“目前我們還沒有做到定期組織學習,按理來說是應該至少每兩周一起討論一下,但我們現在屬于不定時,因為我們人也少,都在一起,有時候可能在報告當中發現了有些問題后,直接就跟寫報告的人討論一下。
大家有爭執的情況下,上級醫院的專家來了,專家來點讀,而且我們還有不同的專家,可能這個專家認為這個人就要手術了,另外一個專家認為可以再等等,還可以叫病人再到大醫院去看看。”
這種不拘泥于固定形式,注重問題導向和即時學習的態度,體現了最為質樸卻高效的學習哲學。
正如那句老話,“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在AI“東風”拂面之前,我們更應致力于自我完善,確保“萬事俱備”。
醫聯體模式下的“聯動升維”
在整個訪談中,“醫聯體”也是幾次被提及的概念,同時也是該中心學習升維的關鍵途徑之一。
醫療聯合體,是將同一個區域內的醫療資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個區域內的三級醫院與二級醫院、社區醫院、村衛生室組成一個醫療聯合體。
江浙滬醫聯體領跑全國,而無錫新安中心則走在江浙滬的靠前位置。
無錫新安中心是人民醫院的分院,彼此共為醫聯體,據院主任描述,“整個醫院(中心)所有的科室都有人民醫院的主任來專家門診,下個禮拜是陳主任。”
"我們醫院在基層影像專科建設上做得挺好。以前沒CT,就靠普通設備邊干邊學。醫學不斷進步,影像設備也越來越高端。從最初的16排機到現在能做增強檢查,我們得不斷學習跟上節奏。"
此外,主任還談到支農也是很好的學習機會,“我覺得這對我們影像科醫生成長是很快的,幫助很大,不然你一直覺得模棱兩可,你不知道,其實心里也沒有一個標準。有的人就是給你讀一讀,你可能寫的也是對的,但是你就是心里有點忐忑,然后人家給了你一個定心丸。”
至此,雙方的訪談漸進尾聲。
“那么,您未來對人工智能有哪些期待呢?”記者提出最后一個問題。
“肯定是盼望把CTA開出來了以后,我們有一個CTA的AI吧。”院主任目光中閃爍著遐想,卻并沒有將話題延展很遠,秉持著一貫的務實基調。
“另外,我倒覺得人工智能就小結節這一塊應該在所有有CT的醫院推廣,因為現在的肺小結節真的是太多了,而且肺癌的發病率也太高了,上次國家癌癥中心的數據是男性的肺癌發病率已經達到了27%,相當于快要3個人里邊就有1個是肺癌了,而且包括我身邊有一些同事、朋友,他們可能父母離得遠不在身邊的,等到發現已經是晚期,這個時候已經失去了手術的機會了。我覺得小結節這一塊,你說肋骨可能還有條件就用,就是在肺癌這一塊我是覺得每個醫院都要用的。”
院主任的話質樸而深情,滿載著醫護人員對天下患者們的關懷,話音落下,窗外夕陽溫柔,無錫新安衛生服務中心仿佛被一層淡淡的希望之光所籠罩。
新安衛生服務中心在時代的浪潮中明確了自身的坐標與航向。
它不再僅僅是那幢外表樸素的低層建筑,更是一座橋梁,連接著醫療的過去與未來,基層與高端。
在這里,人工智能不僅是技術的結晶,更如同智慧導師,默默引領每一次診斷,守護著每一份對健康的期盼。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望讀者有效甄別。如有平臺轉載本篇文章,須自行對該篇文章負責,醫療器械商業評論不對轉載引起的二次傳播影響負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