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國企醫院從綜合醫院轉型至專科醫院。
作者|肖湘
來源|看醫界
三級綜合醫院轉型專科
醫療機構轉型與整合大潮仍在繼續。近日,又一家國企醫院從綜合醫院轉型至專科醫院。
據國藥一機醫院官微消息,6月27日,國藥一機醫院舉行了正式掛牌包頭口腔醫院儀式,官方介紹稱,這標志著國藥一機醫院由綜合性三級醫院正式轉型為三級專科口腔醫院,同期正式掛牌包頭口腔醫院。
(圖源:醫院官方微信)
醫院網站介紹稱,國藥一機醫院另一名稱為內蒙古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院,是一家三級綜合醫院,隸屬于國藥北方(內蒙古)醫療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國藥北方公司是國藥集團與兵器工業集團為深化國企改革、推動央企間資源整合、優化資源配置、提高醫療服務和管理水平,在內蒙古地區設立的醫療健康產業投資和運營管理平臺。
目前醫院編制床位516張、實際開放床位580張。
實際上,醫院轉型口腔專科醫院并非心血來潮,據了解,醫院口腔內科是內蒙古自治區重點學科,很早之前口腔科就已經是特色專科,1999年,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批準成立兵器工業牙病防治中心,2006年,內蒙古醫學院批準成立內蒙古醫學院口腔疾病研究所;2018年內蒙古醫科大學批準掛牌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包頭口腔醫院。
官宣資料介紹,此次轉型是國藥一機醫院向自治區高水平口腔專科醫院邁進的全新起點。“國藥北方及國藥一機醫院應以此次轉型發展為契機,深度整合優勢資源,推動口腔學科高質量發展,全力建設自治區口腔疾病預防與診療中心、包頭市口腔種植中心,讓優質口腔醫療服務惠及更多百姓。”
綜合醫院轉專科醫院,也非個例
近年來,專科醫院轉型綜合醫院較為常見,但綜合醫院轉型專科醫院,也并不罕見。同樣是國企旗下,2024年12月31日,東營鴻港醫院正式獲批更名為東營新里程老年醫院。由三級綜合醫院轉型為三級老年醫院發展。據了解,該院成立于2006年,于2018掛牌東營老年病醫院,2024年,醫院被國家衛健委命名為全國首批醫養結合示范機構。
東營新里程老年醫院現有醫療和康養床位500張,在新里程發布的擬收購公告中數據顯示,在周邊區域大量養老機構入住率不足50%的行業環境下,東營老年醫院老年照護中心床位使用率長期超過90%。2017年至2023年,東營老年醫院連續6年實現營業收入雙位數增長,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超過20%。其中,2022年、2023年營業收入分別為2億元、2.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841.42萬元、968.85萬元,預計2024年營業收入2.6億元,凈利潤2000萬元。
除了轉型老年醫院,綜合醫院轉型康復醫院,也是近年來被政策廣泛鼓勵的。2016年7月,《關于加強北京市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發布,明確北京部分公立醫院將轉型為康復醫院,治療床位還要轉換為康復床位,就此拉開了南磨房、太陽宮等多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命運轉變的序幕。2022年,北京市衛健委陸續宣布多家轉型醫療機構達到二級康復醫院標準。包括西城區廣外醫院、豐臺區鐵營醫院等醫院在改善醫療布局和流程、加強康復學科人才隊伍建設之后,通過驗收。
轉型康養有強烈的現實需求,也為政策所鼓勵。而國藥一機醫院的轉型則是醫院發展所需,有業內人士認為,從綜合醫院轉為專科醫院,對一家醫院來說改變并非小事,從資金投入,到設備、人才,都面臨著不小的挑戰。不過對于綜合醫院原本就擁有省級重點學科的口腔專科,在當前政策鼓勵專病中心建設和專科醫療差異化發展的背景下,從綜合醫院中“轉型剝離”為口腔專科醫院,也不失為一種順勢而為、聚焦發展的路徑。
“作為省重點學科,該口腔專科已具備較強的專業影響力、學術帶動力和技術積累,轉型后可以快速形成獨立的專科品牌矩陣,不需要從零起步。同時,從綜合醫院中獨立出來,意味著在床位配置、人才引進、設備投入、門診運營等方面可以更精準服務于口腔專業的發展,避免資源‘被分散’。”
(本文為《看醫界》發布,轉載須經授權,并在文章開頭注明作者和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