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全年氣溫最高的季節(jié),而魚類都有一個最佳覓食溫度,不在這個溫度區(qū)間時進(jìn)食就會變少,釣魚人的上魚時間就變短了,這是魚難釣的主因。夏季高水溫,出門釣魚一定要靈活。其實魚類大致底層、中上層兩大類而已,底層魚類喜涼怕熱,耐低氧,在夏季一般是釣早晚為主,不下雨的話白天是非常難釣的。中上層魚類喜暖怕寒,耐高溫,所以說這些魚類其實在夏季相對好釣一些。
中上層魚類,較為常見的就是鰱鳙、草魚、翹嘴、白條,鳊魚應(yīng)該也勉前能算,不過鳊魚理論上來說是中下層魚類。這些魚類比較能夠忍受高溫,而能夠忍受高溫的根本原因是對溶氧的高需求,因為當(dāng)水溫過高時,深水層會缺氧嚴(yán)重,這些魚類就只能在淺水層活動,淺水層溶氧更高一些、水溫也更高一些。這就可以說明為何底層魚類雨天好釣,晴天不好釣,但是中上層魚類晴天好釣,雨天反而不好釣,原因就在于雨天的時候水溫、溶氧得到改善,深水層不缺氧時,這些中上層魚類不會在淺水層活動,垂釣的難度自然就比較大了。
為何涼爽的天氣中上層魚類反而不好釣?zāi)兀恳驗獒炦@些魚類需要釣浮,釣浮有個非常非常關(guān)鍵的技巧,那就是要找到魚層。如果是晴天還沒什么風(fēng)是,魚肯定會在淺水層活動,那么找魚層會非常容易,幾乎很快就能找到。雨天的降水量不同,對不同水層改善效果不同,所以很難確定魚所在的水層。其實刮風(fēng)天也有類似的效果,一般來說釣浮是不會選擇刮風(fēng)天的,除了窩點(diǎn)難以形成之外,釣組也容易被吹跑,其實找魚層的難度也比較大,因為刮風(fēng)可以改善水層的溶氧條件。
夏季的草魚比較好釣,尤其是在晴天風(fēng)不大時。草魚是淡水魚中非常能吃的一種魚類,原因就在于夏季草魚生長比較迅速,而且食物來源主要是各種植物,存在營養(yǎng)價值不高的特點(diǎn)。長得快,食物的營養(yǎng)還不高,那就只能通過能吃來解決,所以夏季就算是中午最酷熱的時候,也往往能夠釣到草魚。草魚喜歡在樹蔭下、蘆葦叢陰涼位置活動,耐高溫可不是喜歡這么高的溫度,所以一般還是躲在陰涼的位置。比較好用的釣法就是看到草魚躍出水面啃樹葉,或者是拉扯蘆葦葉子時,單鉤掛草餌遠(yuǎn)投,垂釣的效率還是非常高的。
鰱鳙和翹嘴雖然是不同的品種,但是有一個相同的地方。鰱鳙的食物是藻類,不光在淺水分布,深水區(qū)的淺水層也有很多。大翹嘴喜歡吃活食,尤其喜歡在水面追小魚群,小魚群也不是只有淺水才有。所以大鰱鳙、大翹嘴是從來不會靠邊的,尤其是大翹嘴只在深遠(yuǎn)的區(qū)域活動。想要釣大體型大的鰱鳙和翹嘴,一般都是使用遠(yuǎn)投的方法才比較靠譜。鰱鳙可以使用拋竿吊籃,或者拋竿彈簧餌托。釣大翹嘴的話建議拋竿搭配蝦皮鉤,效率也非常高。不過時段上有區(qū)別,釣鰱鳙白天效果最好,釣大翹嘴最好是選擇清晨和黃昏階段。
最后是小翹嘴、白條,比較高效的方法是七星鉤,這跟蝦皮鉤比較類似,只是小很多,而且沒有鉛墜,用一餌食盒代替了鉛墜。但是很多釣友更喜歡玩玩手竿,夏季釣小翹嘴和白條魚時,全飛鉛是最強(qiáng)的釣法。敬請關(guān)注收藏點(diǎn)贊,每天準(zhǔn)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