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在繁躁的社會,有一種人性的光芒在閃亮,或許就能觸碰內(nèi)心深底的那一抹柔軟,讓人閉上雙眼。
5月12日,央視美女記者李小萌完整版的采訪視頻流出來了,李小萌傷心的哭了,也引起了很多人的人熱議和圍觀。
央視記者李小萌,估計了解她的很多人都知道,她畢業(yè)于中國傳媒大學,顏值高,學歷高,有才華,要知道,能夠進入央視工作的,無論在顏值方面還是在專業(yè)技能方面,都是天花板的存在。
在曝光的視頻中,李小萌穿著迷彩服來到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現(xiàn)場,周圍一片狼藉,很多山都平了,她帶著攝制人員來到工作現(xiàn)場,但沒有想到,接下來的一幕讓她至今銘記在心,一輩子都揮之不去。
在采訪的路上,很多汶川人肩膀上都有一個竹竿,竹竿的兩頭是自己的衣物等生活用品。李小萌此刻的心中五味雜陳,看到了一個年齡大的老人走了過來,她迎了上去,對老人說:“你這是要去哪里?。俊?/p>
老人看了看,沒有回答,似乎是聽不懂或者聽不明白李小萌說的話,接著李小萌以后重復幾次,老人說:“我要回家,回家去看看?!?/p>
“你要回家干什么?”
“把家里的糧食收收,油菜籽也該整了。”老人一臉的疲憊,但是面對李小萌的采訪,沒有一絲回避,據(jù)他說,這次地震讓他家里的房子都整沒有了。
李小萌擔心他的安全,就希望他不要回去了,那里還有余震,但是老人并沒有順從他的意思,執(zhí)意一而再,再而三的表示要回到自己的家里,然后在回到綿陽的救助站。
這一刻,我體會到中國人的家,無論走到哪里,家都是最令人牽掛的地方,也正應了那句話,金窩銀窩都不如自己的窩。由此可見,無論在外富有或者貧窮,家就是根,就像一個風箏無論飛得多高多遠,最終都要落葉歸根。
從雙方的交流中,李小萌得知老人已經(jīng)68歲,但身體非常康健,而且從綿陽的救助站領取了救助食物等,老人為何非要回去收自己的糧食,看到這個視頻的時候,我也一直在納悶?
老人說了一句話,“我能減少組織的糧食壓力,就多減少一些?!边@讓我想到了于東來帶著自己的員工來到汶川支援,帶了50萬元的物資,但現(xiàn)場的人太多了,不夠分,很多人都沒有領到,他為現(xiàn)場的惡劣以及自己支援的太少,流淚了,這是一個男子漢企業(yè)家面對不能獲得幫助的國人而流下的傷心的眼淚。
這一刻,我似乎明白了,為何全網(wǎng)都要支持他,這是一個民族的良心和良知,有多少企業(yè)家做到了這樣的地步,就像鄭州暴雨,于東來的超市年盈利7000萬,他捐出了5000萬救災。
在李小萌繼續(xù)勸說的時候,從背面過來了兩個男子,他們老遠就喊老人,經(jīng)了解,三人以前是一個村的,后來分開。
李小萌問這兩名男子,家里情況怎么樣?但是男子的回答直接讓人破防了。
中年男子說:“我孩子沒了,母親在醫(yī)院也沒了,房子也沒了,但是還是要活著?!苯又赃叺牧硪粋€男子也說,我們生活的好是為了讓親人不再擔心自己。
從這些話語中,我體會到兩方面,一是這次汶川地震讓很多人失去了親人和家庭,令人非常痛心,心痛的無法形容;二是咱們的政府派出的心理輔導專家真的是非常給力,讓老百姓走出了心理陰影,祝愿他們能夠快樂幸福的生活下去。
在視頻的最后,李小萌和兩名鄉(xiāng)親都在勸老人不要回去了,但老人還是依舊堅持想要回家看看。
鏡頭的最后一幕,沒有任何的做作,直接對準了老人挑著擔,慢慢遠去的背影,李小萌一陣酸楚,傷心的哭出聲來,當時我還不敢相信,作為一個記者,一般這種鏡頭是很難出現(xiàn)在攝像機內(nèi)的,
但是攝影師接著就把鏡頭對準了李小萌,她用胳膊擦著眼淚,嗚嗚嗚的哭著,令人心痛。
看到這里,感性的我不禁閉上了眼睛,內(nèi)心最深處被這哭聲所深深的觸動,眼睛有些濕潤了。
無論多遠,無論受多大的苦,無論遭多大的罪,一定要回家!一定要回家?。?!這或許就是刻在中國人骨子里面的永不磨滅的精神!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