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愛德華·斯諾登,很多人可能還記得2013年那場轟動全球的風波。那時候,他還是個不到30歲的小伙子,卻干了件大事——曝光了美國國家安全局的大規模監控項目。從那以后,他的人生徹底變了樣,美國政府通緝他,俄羅斯給了他庇護。11年過去了,2024年的今天,他過得咋樣了?咱們一步步來看。
斯諾登1983年6月21日出生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伊麗莎白市,家里條件還算不錯,爸媽都是體制內的人。他爸在海岸警衛隊當過軍官,他媽在聯邦法院上班。小時候的斯諾登就對電腦特別感興趣,沒事兒就搗鼓編程,高中都沒正經畢業,就靠自學混出了一身本事。
2004年,他想著報效國家,跑去參了軍,加入美國陸軍。可惜訓練的時候腿摔斷了,沒能當成兵。后來他轉行干起了技術活,先是在中央情報局混了幾年,負責IT方面的工作。之后又跳槽到NSA,接觸到了更多機密東西。他在NSA干活時,主要是在承包商那兒做事,比如博思艾倫公司。這期間,他發現了美國政府在全球范圍內搞的監控計劃,覺得自己不能裝沒看見。
2013年5月,斯諾登拿著從NSA偷來的海量機密文件,跑到了香港。他在那兒聯系了《衛報》和《華盛頓郵報》的記者,把美國政府的“棱鏡計劃”(PRISM)給抖了出來。這個計劃啥意思呢?簡單說,就是NSA能通過谷歌、蘋果、臉書這些大公司,直接拿到用戶的私人數據——郵件、聊天記錄、視頻通話啥都有,連外國領導人都沒跑掉。
這事兒一曝光,全球炸了鍋。有人覺得斯諾登是英雄,敢站出來揭露政府的黑幕;也有人罵他是叛徒,說他泄露機密害了國家安全。美國政府反應更快,直接給他扣上了間諜罪、盜竊政府財產等罪名,發了通緝令。斯諾登知道回不去美國了,只能跑路。
2013年6月23日,斯諾登從香港飛到莫斯科,本來是想轉機去厄瓜多爾躲一陣子。可美國政府也不是吃素的,直接吊銷了他的護照。他到莫斯科謝列梅捷沃機場后,壓根兒出不去,就卡在過境區了,整整待了39天。那段時間,他靠機場的椅子睡覺,吃的東西也不咋地,日子過得挺慘。
后來,俄羅斯看不下去了,給了他一年的臨時庇護。之后這庇護一次次延長:2014年8月,拿到了三年居留許可;2017年,又續到了2020年;2020年10月,俄羅斯直接給了他永久居留權。到2022年9月26日,普京親自簽了總統令,正式讓斯諾登成了俄羅斯公民。這下,他算是在俄羅斯徹底安頓下來了。
斯諾登到了俄羅斯后,一直住在莫斯科。具體地址他沒公開,畢竟安全第一。他跟妻子林賽·米爾斯(Lindsay Mills)過日子,這倆人2017年結的婚,2020年還生了個兒子。林賽原來在美國是搞表演的,斯諾登跑路后她也跟著去了俄羅斯,倆人感情還挺穩。
他在俄羅斯干啥呢?主要搞網絡安全咨詢,遠程給人講課掙點錢。他還挺活躍的,經常在X平臺上發帖,聊隱私保護、技術自由啥的。2019年,他出了本回憶錄,叫《永久記錄》(Permanent Record),講了自己從NSA叛逃到俄羅斯的經歷。這書賣得不錯,但美國政府不干了,起訴他想沒收書的收入,可沒啥效果。
生活上,斯諾登適應得還行。他學了俄語,現在說得挺溜,偶爾出去逛逛博物館,嘗嘗俄羅斯菜。不過他低調得很,幾乎不公開露面,估計是怕麻煩。畢竟美國那邊還沒消停,通緝令一直掛著。
斯諾登曝光“棱鏡計劃”后,世界真變了不少。先說美國,2015年國會通過了《美國自由法案》(USA Freedom Act),把NSA隨便收集數據的權限給收緊了點。科技公司也坐不住了,像蘋果、谷歌這些大廠開始搞更強的加密,保護用戶隱私。
全球范圍內,大家對監控和隱私的討論也熱起來了。歐洲那邊還出了《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算是對斯諾登事件的間接回應。他的事兒讓普通人也開始關心自己的數據安全,比如用加密聊天軟件的人多了起來。
但也不是沒壞處。美國政府說,他泄密讓反恐行動暴露了好多,情報網受了重創。一些專家也分析,他的文件可能被別國拿去研究,對美國安全確實有威脅。到現在,美國官方還認定他是叛國者,沒一點松口的跡象。
2024年的斯諾登,41歲了,日子過得挺平靜。他在莫斯科跟老婆孩子待著,生活穩定。雖然不能回美國,但他好像也不急。X平臺上,他偶爾發點看法,比如批評監控技術,或者聊聊數字權利。他的粉絲不少,支持者覺得他是個斗士,反對者還是覺得他害人不淺。
美國那邊呢?通緝令沒撤,指控也沒變。如果他回去,估計得蹲30年大牢。2024年有人在X上猜,新政府可能赦免他,但目前沒啥動靜。斯諾登自己也說過,他不后悔當初的選擇,但也知道回家的路基本堵死了。
回過頭看,斯諾登這11年真挺不容易。從一個普通的IT男,到全球矚目的“泄密者”,再到現在俄羅斯的普通居民,他的人生軌跡太戲劇化了。他的選擇讓大家重新思考:安全和自由,到底哪個更重要?政府有權知道你的一切嗎?技術進步是保護人,還是害人?
支持他的人說,他點醒了全世界,讓大家看清監控的真面目。反對他的人說,他把國家機密賣了,害了無數人。到現在,這爭議也沒個結論。但有一點挺清楚:斯諾登的故事,已經成了數字時代的一個標志,不管你挺他還是罵他,都沒法否認他帶來的沖擊。
這篇文章從斯諾登的出身講到他現在的日子,盡量把事兒說全了。他的經歷不光是個人的故事,也是技術、權力、隱私這些大問題的一個縮影。11年過去,他還在那兒,過著自己的生活,而他掀起的波瀾,可能還得再過好多年才能平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