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手、冬天被凍住、發(fā)生事故不解鎖彈出,盡管隱藏式門把手有著這諸多“罪狀”,但它還是讓很多車企趨之若鶩。
事實上,1954年推出的奔馳300SL就用上了隱藏式門把手,后因成本等問題并沒有大規(guī)模普及。直到新能源時代來臨,在特斯拉的帶動下,絕大多數(shù)的新能源車企都入了隱藏式門把手的坑。
原因無他,一是帥。
相比傳統(tǒng)門把手,隱藏式門把手關(guān)上時,會與整個車身更好地融為一體,觀感更佳。此外解鎖時的自動彈出,又將提供所謂的高級感和儀式感。
二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續(xù)航表現(xiàn)。
根據(jù)測算,采用隱藏式門把手可降低一定的風阻系數(shù),體現(xiàn)到續(xù)航上大約有不到10公里。這還只是理論值,實際可能只有寥寥幾公里。就是為了壓榨這一點點續(xù)航,多數(shù)車企選擇將隱藏式門把手裝上了車。
為了帥也好,為了續(xù)航也罷,這些都能夠理解,你可以采用隱藏式門把手,但設計不應脫離最基礎的實用與安全。你可以追求帥氣和新穎,但要滿足基礎的前提。
門把手是干什么的?是開門的。因而首先你得能保證它無論遇到冰雪還是意外碰撞等情況下,都能正常發(fā)揮效用把門給打開,其他的都是其次。一個門把手開不了門叫啥門把手。
中國幅員遼闊,車輛的各項功能在各種極端天氣溫度場景的使用狀況都應考慮到。有些車企還要進軍海外市場,更需要了解當?shù)氐臍夂驙顩r。況且,這也本應是新車測試的必備考核之一。在新能源汽車一片火熱的背后,門把手會被凍住打不開無疑顯得十分滑稽與可笑。
更重要的還是安全。在遇到事故時,門把手不能正常解鎖彈出,將給外部救援帶來很大困難。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電池可能爆燃的這個巨大隱患面前,及時的開門救援逃生就顯得至關(guān)重要。
隱藏式門把手彈出的控制需要用電來控制,用電子線束傳輸,而碰撞事故很容易造成相關(guān)電氣系統(tǒng)失效,隱藏式門把手就會隨之癱瘓,進而致乘客于危險之中。
考慮到門把手的這番重要性以及諸多慘痛的前車之鑒,工業(yè)與信息化部科技司日前公開征集對《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shù)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項目的意見。
其中明確指出,近年來市場上的車門把手產(chǎn)品呈現(xiàn)出工作原理、形式多樣化趨勢,但也在市場應用中暴露出強度不足、控制邏輯潛在安全風險、識別操作難(隱蔽無標志)、斷電失效、夾手等諸多問題,帶來了潛在的逃生與救援風險。
來到這一步,就意味著距離針對汽車門把手的強制標準出臺不會太遠了,隱藏式門把手的亂象或?qū)⒌玫秸巍?/p>
說起來,目前其實已經(jīng)有一些車企意識到了隱藏式門把手的弊病,并做出一些改善措施。比如說增加門把手的破冰功能、增加一塊備用小電池作為開門的冗余等等。
平心而論,消費者是樂于見到隱藏式門把手這種帥氣好看的設計的,但帥氣好看的前提一定是,好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