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華爾街日報》報道稱,特朗普對自己的表現越來越沮喪,特別是對結束俄烏戰爭的挫敗感讓其夜不能寐。
針對哈馬斯、遏制伊朗核計劃等問題陷入僵局,特朗普發起貿易戰導致與盟友關系緊張,而且持續讓美國付出代價,特朗普推行的一些國內政策也遭到抵制,上任100多天,看不到任何亮點。
好在特朗普是個商人,并不是一條道走到黑的那種人,當面臨巨大壓力的時候,他要么掉頭,要么繞過去。
5月12日,中美瑞士談判之后發表聯合聲明,就關稅做出調整,這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
美國取消針對中國91%的關稅,將剩余34%關稅中的24%暫停90天,剩余10%保留。
中國取消針對美國91%的關稅,將剩余34%關稅中的24%暫停90天,剩余10%保留。
美國針對中國的關稅從125%變成10%,中國針對美國的關稅變成10%,如果加上芬太尼的20%,那么美國對中國關稅是30%,中國對美國是10%,當然芬太尼的20%可以繼續談。
這樣中美的關稅爭端基本回到原點,雙方都降低115%,這是雙贏的局面,即使90天暫緩期過后,也最會恢復到34%。
特朗普顯然是個“實在人”,拋出最高關稅,一頓輸出,最后發現沒有效果,趕緊先認慫,果斷做出妥協。
特朗普未能唬住中國,相比與英國簽署的貿易協議,這份聲明更具實質性,這讓歐盟、日韓等國有點無所適從,這些國家如何與特朗普政府談判,大概也心有數。
當一方堅決不妥協,強硬到底的時候,特朗普吃硬不吃軟,自己就向對方妥協了。
比如,澤連斯基拒絕之前的礦產協議,拒絕將拜登援助的算成債務,最后特朗普就妥協了,簽署了一個雙贏的礦產協議。
特朗普還是“商人思維”模式,極限施壓,沒有結果,立馬掉頭,選擇最實惠的結果,一點也不讓人意外。
不過,外界更關注特朗普家族在關稅戰中賺多少錢,只能說,賺錢特朗普是在行的,這才是他最大的優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