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心放
花石綱是啥?史書上有說明,是北宋專門運送奇花異石以滿足皇帝喜好的特殊運輸交通名稱。
宋徽宗朝時,“綱”指一個運輸團隊,一般以十艘船為一“綱”。船上裝的是專供皇帝享用的從東南地區搜括來的珍奇文物。花石船隊所過之處,沿途要供應錢谷和民役,因此往往讓江南百姓苦不堪言,《宋史》記載,花石綱之役苦了周邊州縣長達二十年。
本文聊聊它的來龍去脈。
(一)宋徽宗喜歡珍奇文物
宋哲宗趙煦是北宋的第七位皇帝,前任皇帝宋神宗第六子,元豐八年宋神宗去世后,趙煦登基,在位15年,享年24歲。由于宋哲宗很早就死了,沒有留下繼承人,朝廷大臣經過商議,決定立宋哲宗的弟弟趙佶為帝,他就是宋徽宗。
宋徽章是個天花板級的藝術人才,琴棋書畫無一不精通,他那瘦金體書法令人嘆為觀止。但不幸的是,他不是當萬人之上的天子料,最不懂的,也是最不愿干的事就是治國理政。
他貪玩好耍,熱衷于搜集古人字畫和一些古玩。掌權者身邊吹牛拍馬的人不少,歷來如此。宋徽宗身邊有個叫童貫的宦官,專門為他去搜集這些物什。久而久之,宋徽宗把古玩字畫這些東西玩膩了,打算玩假山怪石之類的東西換換口味。他向他身邊的人透露出了他的意思。
出生于富貴之家的宋徽宗那里知道,只要是皇家喜愛的東西,那些吹牛拍馬、趨炎附勢之人都會玩出花樣的。
(二)奸臣找奸商為皇帝服務
蔡京(1047-1126年),字元長,興化軍仙游(今屬福建)人,熙寧三年進士及第,先后四次任相,共計十七年,被稱為北宋末“六賊之首”。蔡京知曉了宋徽宗的意思后,立馬在江南一帶找了個叫朱勔(mian)的來辦這事。
朱勔的父親朱沖是個很狡猾的人。他家本來很窮,據說朱沖年輕時遇到一個高人,送給他一筆錢和一本藥書,他從此后開始賣藥,沒過幾年就發了大財。蔡京有次路過蘇州時,想為一座佛寺修建閣樓,請朱沖出資贊助。朱沖滿口答應,沒幾天就把造門樓的材料準備好了。蔡京感到驚奇,他由此看重了朱沖。蔡京回到朝廷后,設法將朱沖及其子朱勔的姓名塞進了軍籍,并讓他們當上了官。
朱沖接到蔡京的指令后,挖空心思去找來了三根黃楊木送到京城,宋徽宗看了很喜歡。以后每年都增加了不少東西敬獻。剛開始的時候,每年兩三次,每次六七件,以后此風越演越烈,送這些東西去的船只在淮河和汴河上首尾相接,陣仗不是一般的大,有人取了個“花石綱”的名字。這名字形象逼真,朗朗上口,就流傳開來啦,達到了遺臭萬年的效果。
為了應對這項繁忙的超大業務,朝廷還在蘇州設立了應奉局,派朱勔擔任負責人。
(三)經辦人無惡不作
朱勔的本性貪婪成性,如今仗著應奉局負責人的身份胡作非為,肆無忌憚地取用公家的財物。后來官升防御使,更是一手遮天,江南一帶的官員都要巴結他才能升官發財。
為征集花石綱朱勔可說是費盡心機,不擇手段。凡他看中某個能作為進貢的東西,不管是那家的,帶著士兵闖進屋去貼上封條,到時就來運走。如有損傷,就給這家的主人加上大不敬的罪名,叫你吃不了兜著走,甚至搞得家破人亡。
東西如果過大,不方便運輸,拆人家房屋的墻壁,甚至拆除河上的橋梁,也在所不惜。有次運輸一塊高達四丈的太湖石,把城墻都拆了一大截。有時候運輸花石綱的船不夠,就派人隨意攔截運送糧食和商品的船只,倒掉船上的東西,把船搶來運送花石綱。運送花石綱的船要逆水上行,拉纖的人手不夠,把當地的士兵征集來當纖夫。
花石綱的名聲越來越臭,引起了眾多老百姓的公憤,搞得花石綱的總后臺蔡京也有了擔心。蔡京找宋徽宗商量后,給朱勔下了不準搶用糧船、不準挖墳取寶、不準破壞老百姓房屋,不準用封條封存老百姓家的東西等禁令,還規定了只能由朱勔、蔡京的兒子蔡攸等六人進貢花石綱,朱勔的行為才稍有收斂。但沒過多久,朱勔等人又放縱起來了,因為宋徽宗要朱勔組織修道觀,朱勔又找到借口去搜刮錢財了。當地的官員不僅不敢得罪他,還要經常去巴結他,把老百姓害得苦不堪言。
宋徽宗晚年更加信任朱勔,使其更加貪婪殘暴,連他家的仆人都當上了大官。一提起朱勔的姓名,當時的天下人都咬牙切齒的,恨不得剝其皮吃其肉。宋徽宗禪讓后,剛即位的宋欽宗就把朱勔革了職,抄了他的家,后來干脆將其頭咔嚓了。
補語:
花石綱的影響很大。睦州受花石綱之災尤為嚴重,信奉明教的方臘帶頭起事,開頭打的就是誅殺朱勔的旗號。后來雖然失敗了,但它沉重地打擊了腐朽的北宋王朝,加速了它的滅亡。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