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奇瑞的姚飛姚總火了。
不是因為新車大賣,而是在車主群里給吉利新車貼了三個標簽:爛車、后排擠、音響差。
好家伙,這哪像車企高管,活脫脫一網上沖浪的暴躁老哥。
消息一出,網友們都樂了:前幾天還喊著“在一起才是中國汽車”,轉眼就成了“塑料兄弟情”。
其實啊,汽車圈里這檔子事,早就不新鮮了。
你看那長城舉報比亞迪油箱問題,特斯拉暗諷新勢力“冰箱彩電沙發”,還有余承東三天兩頭“劍指”這個“嘲諷”那個,簡直就是一場永不落幕的宮斗戲。
有人說,這是商業競爭,無可厚非。可言叔瞅著,這背后藏著的,是人性的老問題。
不過汽車行業這樣,在房地產行業同樣如此,在A樓盤看房,A樓盤的職業顧問說B樓盤壞話,這都是基操了。
咱先說說為啥這些高管們這么愛“互撕”。
說白了,還是流量焦慮鬧的。現在的汽車市場,早就過了躺著賺錢的日子。
新能源汽車銷量蹭蹭漲,可蛋糕就這么大,誰不想多咬一口?
于是乎,高管們紛紛化身“網紅”,靠拉踩友商博眼球。
你看姚飛,一句“爛車”,瞬間登上熱搜,奇瑞的熱度也跟著上來了。
可這招,就像武俠小說里的七傷拳,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你說你一個高管,這么沒格局,消費者能看得起你家品牌嗎?
再往深了說,這也是業績壓力使然。
車企高管們手里握著大把期權股票,股價跌了,腰包可就癟了。
咋辦?只能靠炒作維持熱度。
就像當年的手機圈,雷軍和余承東不也隔空互懟過?
可結果呢,消費者記住的是他們的口水仗,還是產品本身?
我看啊,更多的是一笑了之。
還有一點,就是個人膨脹。
有些人當了高管,就忘了自己是誰。
覺得自己啥都懂,啥都敢說。你看長安董事長朱華榮,說BBA落后,這話是不是有點過了?
BBA百年積累的技術和品牌底蘊,是你一句“落后”就能否定的?真正的高手,從來都是敬畏對手,悶頭搞研發。
就像華為,當年被美國打壓,人家沒忙著罵街,而是靜下心來搞芯片。現在怎么樣?鴻蒙系統不也挺爭氣的?
說到這兒,我突然想起古人的一句話:“文人相輕,自古而然。”
沒想到啊,這商海之中,也是“商人相輕”。
可你看那些真正的百年老店,哪個是靠罵街發家的?
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競爭了百年,人家搞的是產品創新、營銷創意,什么時候互相潑過臟水?再看看咱們的老祖宗,徽商晉商,講究的是“和氣生財”,靠的是信譽和口碑打天下。
現在這些車企高管,真是有點舍本逐末了。
你說你有那吵架的功夫,多研究研究電池技術,多優化優化智能系統,不好嗎?消費者買車,看的是性能、質量、性價比,不是看你在網上打嘴仗。就像小米SU7,發布的時候靠實力圈粉,根本不需要靠拉踩別人上位。真正的好產品,自己會說話。
當然,我也理解這些高管的難處。
現在的汽車市場,太卷了。
新勢力層出不窮,傳統車企轉型壓力大,大家都想在存量市場里分一杯羹。
可越是這樣,越要保持清醒。你看余承東,最近被網友吐槽“嘴是負資產”,
為啥?就是因為太愛懟人了。
品牌形象是靠產品堆起來的,不是靠嘴巴吵出來的。
最后,言叔想說幾句掏心窩的話。
車企之間的競爭,從來都不是零和游戲。
當年的家電大戰,成就了海爾、格力、美的;手機大戰,催生了華為、小米、OPPO。
汽車產業是國家的支柱產業,咱們的車企高管,肩負著振興民族工業的重任。與其忙著互撕,不如攜手共進,把中國汽車的品牌打響,讓全世界都知道,中國車不差!
記住了,真正的高手,從來都是和自己較勁。
當你把心思放在提升產品力上,放在滿足消費者需求上,自然會贏得尊重。
那些靠拉踩上位的,最終只會淪為笑柄。畢竟,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誰在認真造車,誰在搞歪門邪道,大家心里都有數。
愿中國汽車圈,少一些“宮斗”,多一些“俠客”。靠技術說話,用實力圈粉,這才是正道。
(作者:言叔,資深財經觀察者,20年筆耕不輟,用歷史的眼光解讀財經,關注我,看懂趨勢,看到財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