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有網友在論壇爆料稱,在奇瑞A9創始版車主群中,該產品系列某高管在接近500人的大群中,充滿火藥味的點評吉利新上市的產品星耀8。該高管在其車主群中,先是發布了其在門店體驗星耀8的視頻,并摔門點評說“質感差”。隨后還給出了“二排擠得很”、“音響爛”等細節評語,最后點評說“爛車一臺,鑒定完畢”。
圖源網絡
這些發言被人截圖發布到了社交網絡,隨后引發了不小的爭議,并由此造出一個新詞“摔門評車”。在5月12日,該事件進一步發酵,最終“奇瑞高管稱吉利新車‘爛車’”這一話題登上了熱搜。
5月12日下午,奇瑞股份執行副總裁李學用在微博中就此事進行了回應。其表示,近日,奇瑞品牌一位干部發表了對友商產品的不當言論。這種言論很不妥當,也是奇瑞明令禁止的,違反了奇瑞公司《關于嚴格執行公開發言和媒體采訪活動規范要求的通知》中第三條:“保持謙慮開放,不做拉踩對比。保持向友商、合作伙伴謙虛學習的態度。”而對此,奇瑞也高度重視,立刻對相關責任人進行了嚴肅處理,停止其一切工作。
停止其一切工作就等于停職待用了,這個處罰不可謂不嚴重,甚至超出外界預期。
隨后,吉利汽車副總裁楊學良回應稱,奇瑞這種規范管理和令行禁止值得我們學習,希望大家都引以為戒,嚴于律己,美美與共,發揮頭部企業表率作用,推動中國汽車市場規范健康發展,用好技術好產品和好口碑為用戶創造價值!
雙方的回應當意味著該事件也由此結束,但事情來的警示卻不容忽視。當下車企之間競爭激烈,大家都會在新品上市后,密切關注競品,也會點評產品,但是相對而言這些“點評”都以非公開的方式進行。并且都是充分研究對手的長短板,從而制定更好的市場策略。當然,在這個過程中,終端的話術往往會更有進攻性。
在最近幾年引發社會熱議的終端競爭事件很多,比如小編令人印象深刻有兩個:比如在理想當年推出MEGA之后,該車和一些純電動的MPV形成直接競爭關系,這導致在終端上一些惡劣的言語產生。甚至還有人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P圖成殯儀車的惡意圖片,將其戲稱為“公路棺材”,嚴重侵害了理想汽車的產品形象及品牌聲譽。
此外是在2019年,某新能源頭部車企針對蔚來一系列產品搞出了一系列話術。包括:PPT造車,號稱要做中國的特斯拉,無研發團隊,無生產基地,租用江淮汽車的生產基地,所有的汽車部件全部外購,稱之為中國新能源汽車三流組裝廠不為過,何來品質可信?這些言論對當時的蔚來可以說是很有打擊力。正是如此,蔚來線所有員工,都不要參與關于MEGA事件的傳播,做到不參與、不轉發。
當然,終端的競爭并不是簡單就能禁止。事實上,如果不是特別具有惡意,實際上能夠引發外界輿論反彈的也并不多。相對而言,以企業高管的身份,在公開場合以貶低對手,其實也不少見。比如特斯拉,此外針對BBA的這種類似的評論也不少。但是,其中絕大部分評論基本還是基于事實。比如特斯拉的內飾設計確實很多年沒有升級,相對而言,國內車企的設計確實豐富很多。
上述奇瑞這位高管的發言,有兩處最不恰當:其一、雖然是在車主群中,但是其作為國內自主頭部車企的高層,在這樣公開的場合發布這樣的具有攻擊性的言論明顯也并不合時宜。其二、對競品的“點評”顯然更多的情緒化,沒有客觀評價星耀8的產品競爭力。如果說“質感差”、“二排擠得很”、“音響爛”還算主觀感受,尚且可以理解,但“爛車一臺”的評語其實就超過了事實本身。
實際上,即便是在車主聊天群中,這些言論也引發了反彈。一些車主直接反問,“作為奇瑞高管,帶頭黑合適,格局呢?”,并且強調其“代表的是奇瑞的形象。”隨后,該高管表示自己并未“黑”對手。“拉踩了嗎”、并表示“你自己去體驗啊”。隨后,該高管直接解散了該聊天群。不過,有不少車主還將上述聊天截圖發布在社交媒體,甚至在車友圈論壇中。
事實上,在包括10年前中國自主頭部車企紛紛啟動新一輪造車之后,大家就基本上告別了“爛車”這兩個字。不論是奇瑞、吉利,還是長城、長安、比亞迪,在產品上都有自己的強大之處。比如吉利,其幾大平臺可以獲得沃爾沃這樣以安全和品質為標簽的品牌使用,就已經足以證明其技術實力了。而星耀8誕生GEA Evo新能源架構,這也是吉利未來在新能源產品上重要的基礎平臺。
GEA Evo新能源架構的先進性其實不需要過多的介紹,如果看一下在這個平臺上其他產品的口碑就已經很清楚了。在吉利的產品中,即便是售價最低的星愿也獲得了不少好評,其月銷量更是突破了3萬輛,穩居全市場第一。如果是一個造“爛車”的企業,怎么能做出這樣的獲得市場好評的產品呢?而星耀8本身的競爭力也比較強勁。
這款產品對接競對是比亞迪的漢,但實際價格只有漢一半,也就是說11.58萬買5米長轎車。當然,這也對奇瑞即將上市的風云(參數丨圖片)A9形成了一些市場壓力。有奇瑞A9車友圈的網友說,“市場就那么大,內卷競爭,星耀8如果熱賣了,份額哪里來?不就是比亞迪、奇瑞的這些里面搶嗎?”當然,也有奇瑞的車主表示,A9其實與星耀8走的不是一個路線。
比如A9是向高端化,而星耀8則是按照市場打法,直接瞄準漢出牌,用更大的空間、更好的配置、更低的價格來形成差異化競爭。在此前的吉利已經憑借這種方式在多個細分市場實現了反超比亞迪。因此,在挑戰比亞迪老大的道路上,吉利和奇瑞實際上更像是友軍。
其實,如果上述奇瑞高管用更客觀、理性的言辭表達自己的觀點,并仔細列舉自己對車輛的客觀評測結果,相信也不會引發如此軒然大波。反而,專業的點評甚至會獲得對手的認可個,尊敬。
奇瑞在過去一直都是技術派的代表,品牌形象良好,也受到外界的尊重。奇瑞公司董事長尹同躍要求奇瑞以身作則,文明競爭。“中國自主品牌要想崛起,要規范自己的行為,文明競爭。真正的競爭是工程師之間的對決、技術的對決,而不是在這之外的東西。”在2024年的重慶汽車論壇上,尹同躍就曾說。
最近兩年,整個行業陷入無序內卷和水軍橫行的混亂局面中。傳統的汽車行業的價值評判標準,新時代的沖擊下一些底線和紅線正在瓦解。也正是如此,在去年多個車企高層都呼吁各個車企都要各自需要看好和守住自家的家門,講誠信、講底線、講規則,敬畏質量、敬畏生命、敬畏用戶。
作為行業中國自主頭部代表的奇瑞和吉利,一直被當作是標桿級別的存在。此次發生的這起事件,也是該高管的個人行為。但對于奇瑞而言,需要進一步規范高管在社交媒體等公開場合的發言,否則個人言論和行為也會影響到企業品牌形象。當然,這也不僅僅對奇瑞的教訓,所有的車企都應該注意規范言論。蔚來的董事長李斌曾因為網友一句“因為一個人討厭一個品牌”而后悔,在直播間多次道歉。其他的車企也應該以此為鑒。
此次,上述奇瑞高管再次因為個人的沖動言論犯錯,最終遭到“停止一切工作”的處理,這個代價不可謂不嚴重。不過,也正是由此奇瑞亡羊補牢也挽回了品牌上的損失,并與吉利修復了關系,雙方最終實現攜手向前,這也不失為行業處理這類事件的樣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