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今年的主題是“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排查身邊災害隱患”。為了幫助市民提高防災減災意識和應急避險能力,當日,我市在大商中央商業街開展了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大力營造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
消防人員向參加活動的人員介紹救援器材。
“室內發生火災,如果火勢不大,可隨手利用滅火工具嘗試撲救。如果火勢無法控制,應立即離開現場,切勿貪戀財物,錯過逃生最佳時間。”“臺風來臨時,如果在室外,應到堅固結實的房屋中避風,千萬不要在臨時建筑物、廣告牌、大樹等附近避風避雨。”活動現場,市應急管理局、市消防救援支隊、市衛健委、市住建局、市林濕局等多部門結合行業特點,通過懸掛條幅、擺設宣傳板、張貼簡報、現場講解、互動答疑等形式,向前來參觀的市民普及防災減災相關知識,以及遇到事故災難時如何自救、互救等技能,發放《應急自救與互救小知識》《防震避災小知識》《防汛自救常識》和海報等宣傳資料,讓他們把應急安全科普知識帶回家,向家人和朋友做好安全宣傳。
專業救援人員現場演示心肺復蘇。
在防災減災教學區,市應急救援協會、市紅十字遼河救援隊、盤錦藍天救援隊、盤錦萬眾應急救援隊等專業救援人員現場演示急救包扎、滅火器操作、救生器材使用、地震避險自救等科目,通過“講解示范+實操體驗”的方式,幫助市民直觀掌握遇險自救、傷員轉移安置、消防器材使用等技能,切實提升災害防范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
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參與。“以前在電視上看到過心肺復蘇,今天通過急救人員的專業講解和指導,才真正了解到這項技能的具體操作方法。”市民張女士說,以后一旦遇到類似緊急情況,也不會那么慌張了,還學到了地震、火災、臺風、洪澇等災害避險自救方法,收獲滿滿。
“我市將持續加大防災減災宣傳力度,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推動基層單位深入排查整治災害事故風險隱患,緊盯重點場所、關鍵領域強化安全漏洞整改,健全‘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防災減災機制,全力營造全社會重視風險預防、共同防災抗災的良好格局,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市應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
來源:遼河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