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
前言
抗美援朝戰爭是正義之戰,同時也是我國的立國之戰,通過此戰,我國贏得了世界的尊敬,開始在世界上擁有話語權。其實,在朝鮮戰爭爆發之初,我國也很是糾結,當時也有一部分人不是很同意出兵,這讓彭德懷也十分矛盾。那么,最終的出兵決策是如何決定的呢?
(一)鄧小平面見彭德懷
朝鮮戰爭爆發之后,我國身為鄰國日日擔心著朝鮮半島的局勢,但當時的新中國剛剛成立沒多久,國內百廢待興,如果此時要和世界上最厲害的國家打仗,對我們的壓力還是很大的,美國不論是從裝備還是武器上來說都比中國高出一大截,甚至很多人都覺得如果中國參戰將毫無勝算。
鄧小平和彭德懷在國防科研部門
贊同的聲音也有,反對的聲音也很大,這樣的情況也令彭德懷很是糾結。他也知道,這是國家生死攸關的時刻,新中國剛剛建立,能承受得住如此大的戰爭嗎?如果失敗了,我們又將會遭受怎樣的后果呢?但如果我們不出兵,朝鮮半島局勢越來越不樂觀,到時候我國的東北邊境可能也會有危險。
這天晚上,彭德懷在床上輾轉難眠,他在腦中想象著美李軍已經越過鴨綠江,北朝人民潰散在敵后,政府變成了流亡政府。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在鴨綠江南岸與我軍對峙,美國的飛機大炮對我東北地區進行狂轟亂炸,變成了一片廢墟。
想到這里,彭德懷驚起一身冷汗,他猛地一下坐起來,說道:不行!我軍怎么可能會落到被動挨打的地步,美國雖然裝備好也沒什么了不起的!當初在解放戰爭中,美軍武裝了蔣介石30個師,到東北的幾乎都是美械裝備,四野還不是把它打敗了?
紅軍時期的彭德懷
如今我軍東北地區面臨著危機時刻,說不定麥克阿瑟早已引誘蔣介石發動進攻,到時候從福建登陸,到那時,我軍一南一北同時發生戰事,我軍當然是顧不過來的。躺在床上的彭德懷心情激動,整個人都特別氣憤,這個床雖然軟卻不好睡,自己享不了這樣的福,還是西北的硬板床更適合他。隨后,他便把被褥搬到了地上,期待著自己能夠快點入睡,但情緒高漲的他怎么可能睡得著。
第二天一早,就是決策會了,剛剛起床的彭德懷感到有些頭痛,他想著上午不開會,借這點時間可以再看看朝鮮半島的資料多了解了解情況還是好的。
太行山革命根據地
正當彭德懷一籌莫展的時候,鄧小平來到了彭德懷下榻的房間。說起來,鄧小平和彭德懷兩人相識已久,在太行山革命根據地時,兩人親密無間經常在一起,因此,兩人是最親密的老戰友,要說兩人的分離還是在1943年秋天時,毛主席急招彭德懷回延安,隨后他便把北方局書記交給了鄧小平。自那以后,兩人便斷了聯系。
鄧小平 朱德 彭德懷在山西洪洞
當彭德懷看到昔日的老戰友時,又驚又喜,問道:“你干啥子來了?”鄧小平笑哈哈地說道:“難道我就不能來了嗎?”“那好,我們正好談一談。”鄧小平點著一支煙,甩滅火柴,放進煙灰缸,說:“談不成了。”“噢?”“毛主席讓我來請你到他那兒去一下。”“請我?”“是呀。”彭總若有所思地望著鄧政委。
(二)跟美軍再干八年!
在去中南海的車上,彭總說:“那么,一定是朝鮮的問題了。”“我想是的。”鄧政委點著頭。沒多久,他們的車已經來到了豐澤園,當他們二人走進院子里時,正看到毛澤東抽著煙在小道上散步,當他看到彭德懷時,滿懷笑意地說道:“彭大將軍駕到,有失遠迎,有失遠迎。”
毛主席和彭德懷
彭德懷和鄧小平兩人趕忙迎上去,向主席敬了一個禮后跟他握手,寒暄一會后,毛主席帶著他們兩個來到了辦公室,待二人坐下之后,主席給他們每人遞了一支煙,彭德懷邊吸著煙便說道:主席,你沒有休息好,眼睛都紅了!毛主席說:“德懷呀,我幾天都沒有睡好了,經常徹夜不眠哪!你有什么好法子讓我睡好覺嗎?”
彭德懷說:“你一定是在考慮朝鮮問題,影響了睡眠。我很了解你呀,主席,每當面臨大的戰爭決策,你總是休息不好。1936年我們出兵山西,在山西前線,在中陽、在石樓,你就總是睡不好;1947年我們連續打青化砭、羊馬河、蟠龍鎮、沙家店,你就睡不好。一直到打完沙家店,西北戰場發生有利于我的變化。你才能睡好。”
毛澤東說:“德懷,我們兩個相知很深呀。知我者,德懷也!”彭德懷說:“主席讓鄧政委接我來,我也正要找主席呢,匯報一下西北問題……”“西北問題,今天不談。”“啊?”“我找你來,別言不敘呀,談朝鮮局勢。”
彭總凝神注視著毛主席,他嚴肅地說:“我昨天晚上翻來覆去,一晚上沒睡好呀,總是在考慮朝鮮局勢。蘇聯顧問怎么弄成這個樣子?”
1944年的毛主席和彭德懷
毛主席慢悠悠地抽著煙,看著彭德懷,說道:“昨天,你剛剛到會,沒有發言。我就是想聽聽你的高見,現在我們還有哪些有利條件呢?”“不敢說高見,主席”,彭總滿臉憂慮地說。
“我認為當前的局勢非常嚴重,如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和李承晚的軍隊正在瘋狂地向北推進,如果我們現在在不做出什么行動,到時候美國占領了朝鮮,那些猶豫不定國家一定會倒向美國。
到那時,我國東北的邊境恐怕就不保了,要知道東北的工業占我國的百分之七十,到時候美國對東北發起進攻,再從越南等國家包圍,我國就會陷入被動,這樣的形勢也是我最憂慮的。”
彭德懷的分析,毛主席都在認真地聽著,手上拿著煙卻忘了抽,一直都在斟酌彭德懷所說的話。彭德懷雙眼注視著毛主席,希望能就他的分析發表自己的意見,思考了一會,毛主席示意彭德懷繼續說下去。
其實,在彭德懷心里最矛盾的還是關于出兵朝鮮的黨內分歧,朝鮮與我國一樣都是社會主義國家,而我們怎么能夠看著兄弟國家見死不救,我們也不能視而不見,我們更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者。
彭德懷
對此,毛主席心里很是欣慰,都說彭德懷是一位熱血將軍,今天果然名不虛傳,但他所說的問題,確實是我方現在存在的最大的問題,不過,毛主席還是愿意聽聽彭德懷的意見。
彭總接著分析道:“目前新中國剛剛成立,戰爭創傷尚未治愈,國內百廢待興,土改也尚未完成,軍隊裝備也沒有完善,甚至還有一些部隊去搞生產了。經過戰爭的洗禮,我們都想安安穩穩地過和平的生活,但如果這一仗不打,三五年以后再打,到時候就得不償失了。到那時,我國已經建立起了一些工業,一場戰爭就會變回解放前,因此,目前出兵才是對我們最有利的。”
毛主席聽到彭德懷頭頭是道的分析,心中有些雀躍,他直接把煙頭掐滅,興奮地說道:“我們兩個湘潭蠻子算是想到一起了。”接著他說,還記得第一次出兵山西的時候,他們兩個還有洛甫、凱豐在呂梁的炕上打通鋪,凱豐同志快人快語,而你和凱豐、羅榮恒、項英一樣都是敢說話的人,如此來看,我們兩個唯一的一個共同點就是不謀私。
彭德懷和毛主席兩個人的意見不謀而合,但彭德懷對于此戰依舊有著自己的想法,他不認為此戰大打,主動向美國宣戰,我們可以以支援朝鮮的名義參加戰爭。
鴨綠江邊的戰斗
彭德懷的觀點,毛主席也非常同意,彭德懷能把朝鮮局勢考慮得如此周到是他所想不到的,美國的戰略雖然是歐洲,但他并不會放棄與蘇聯爭奪勢力,如今的朝鮮戰爭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如果和美國在臺灣海峽打起來,我軍并不占優勢,但如果在朝鮮半島打,誰勝誰負就不一定了。
朝鮮地形崎嶇,美國的機械化裝備在那里施展不開,因此,我軍可以借用抗戰時的方法來擊退美軍。說到這里,彭德懷開始變得熱血了起來,此戰他勢在必行,下了決心:“我們跟日軍干了八年,再跟美軍干八年!”
(三)金日成求助北京
對于朝鮮戰爭,毛主席和彭德懷的意見不謀而合,兩人都認為出兵是必要的,不僅僅是為了支援朝鮮更是為了保護東北邊境不受美國侵害。
而在這時,金日成首相也給毛主席送來了親筆信。這封信是金日成、樸憲永聯名寫給毛主席的求救信,信中說道,在美國仁川登陸以前,朝鮮的戰況對于他們來說并不算壞,美國也被打到了狹小的地區,朝鮮一方很有可能取得勝利,這樣一來,美國的威信必然會降低。
彭德懷和金日成
因此,美國為了挽回顏面,必然會對朝鮮下黑手,而美國方面也已經調動了太平洋方面陸海空軍的全部兵力,準備在9月16日在仁川登陸。緊接著,金日成還在信中描述了朝鮮一方所面臨的情況。預估敵人很有可能在三八線以北繼續展開進攻,如果朝鮮不能改善目前所遇到的各種狀況,那么敵人很有可能會得逞。
因此,在這樣嚴峻的情況下,只靠我們自己的力量恐怕難以破防,所以,希望中國人民解放軍能夠派兵援助我軍作戰。
看到此信件的彭德懷,始終沉默不語,心中有千言萬語卻不知怎么說出口。毛主席在一旁說道,現在朝鮮危急,金日成當然會著急,但如果我們要是不管,將來中國危急的時候,斯大林也不會管,到時候,社會主義陣營就是一個空架子。
如今的我們為了朝鮮,更為了以后的中國,要發揚共產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援助朝鮮!不過,這也是在保衛我們自己啊,我們絕不允許美軍威脅東北的安全!
仁川登陸
彭德懷看著義憤填膺的毛主席,心中充滿了敬佩之情,越是在這種危急時刻就越是能表現出毛主席的領袖本色。
中美之間,遲早有一戰,在渡過長江時,我們用了百萬大軍就是以防美軍幫助蔣介石,雖然斯大林那時說不要我們過江,但我們不僅過了江,還打走了蔣介石,美國也并沒有參戰。
所以八路軍、解放軍能屢戰屢勝并不是沒有原因的,經過多年的戰爭實踐,只要領袖的決策正確,底下的將士指哪打哪,完全信任自己的領袖。而國民黨常打敗仗的原因就是不相信領袖。現在美軍已經欺負到我們的家門口了,還能允許他們繼續猖狂嗎?我們還能不管不顧嗎?當然不能!用毛主席的話說,我們不僅要打仗,還要打勝仗,像打日本人一樣,打出中國人民的威風,打出中國軍隊的威風!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雖然,在朝鮮這一問題上,已經決定出兵,但彭德懷還是擔心蘇聯會如何配合他們,擔心人民志愿軍吃虧。而毛主席也安慰道:斯大林已經決定出兵,同時也答應了兩個條件,第一個是出空軍,第二個就是援助我軍裝備幾個師。不過現在擺在面前的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但彭德懷始終都沒有主動詢問。
毛主席忍不住了,直接問他:“你考慮誰出兵掛帥合適”,彭德懷疑惑道:“不是早就定了是林彪同志了嗎?”“我們幾位老同志商量過,出兵決定由林彪掛帥,林彪是四野的司令員,對東北地區也熟悉,氣候環境和部隊也相當熟悉,因此林彪是最合適的人,但林彪卻有病在身不便出戰”。
在這樣的情況下,毛主席想到了彭德懷,還是認為這擔子還得他來挑,便問他:你的身體怎么樣?有沒有思想準備?而彭總笑了笑爽快地說道:“我壯得像頭牛嘛!不管有沒有準備,反正我服從中央的決定!”這下,毛主席終于放心了。
(四)“千萬慎重!”
10月5日,在南海西側的頤年堂,中央政治局在討論關于朝鮮戰局是否出兵的問題。在會上,對于出兵問題,依然有不同的聲音,林彪認為,中國好不容易才勝利,這是無數烈士的犧牲換來的,而如今我們的實力確實不如美國,我們不能引火燒身。彭德懷并沒有反駁林彪,但卻說了一句出兵援朝是必要的。
美國人記錄的朝鮮戰爭真實場景
隨后,他將自己的觀點一一表明,說清楚了出兵的原因。在軍事決策方面,彭德懷的判斷是毋庸置疑的,很多的高級將領也非常相信他的判斷力,就像彭總說的,只要蘇聯出兵援助,這一仗并沒有那么可怕,因此,他們非常認同彭總的觀點。
毛主席在認同彭德懷的觀點之后,拿出了一封信,這封信是傅作義先生寫給毛主席的,他認為我方應該出兵朝鮮,不然后患無窮。就連這樣的民主人士都認為應該出兵,難道我們共產黨人還害怕美軍嗎?在這樣激動人心的時刻,彭德懷第一個站出來力挺毛主席,毛主席直接在會議上任命彭德懷掛帥出兵,而具體的入朝細節,后續再研究。
散會時,高崗與彭總走到一起,拍了拍彭總的肩膀,說道:看來還是不服老啊!對此,彭總回道:“我到死都不服老!”
林彪和毛主席
然而,散會之后,林彪對此結果卻有些不是很滿意,想要勸一勸毛主席:“主席呀,出兵弊多利少,事關重大,你要好好考慮呀,要千萬慎重!”毛主席回答道:“會議已經定了,不好改了。”
對于毛主席來說,此戰事關重大,這樣的決策是他經過充分的考慮之后所做出的決策,與彭德懷會話時,毛主席說道:“下這樣的決心是很難的,打好了沒啥可說的,打不好,不僅危及到國內政局,甚至還會丟了江山,那我毛澤東對歷史,對人民都沒法交代。”
彭德懷哪里不明白主席的用心良苦,美國并不是無敵的,現在他們也在企圖跟我們打心理戰,我們越怕他們,他們就越厲害,如果我們跟他們直接上,他們的弱點也會暴露出來。毛主席也贊同道:“美國是真老虎也是紙老虎,是真的還是紙的都取決于遇到的對手。只要我們照著他們的缺點打,準沒錯!”
粟裕
對于毛澤東來說,粟裕、陳賡、彭德懷、劉伯承、林彪都是他的愛將,每逢大戰險戰,全靠這幾位大將,因此,對于彭德懷此番出征朝鮮,毛主席是非常放心的。
每當毛主席提起自己的愛將,他都會自豪地說道:“毫不夸張地說,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將領,都沒有我軍的將領們經受的戰爭時間長,也沒有我們的戰爭經驗多。”
朝鮮戰爭結束
抗美援朝,正是在毛主席和彭德懷力排眾議的堅持之下才得以出兵,抗美援朝戰爭,是毛澤東一生最為艱難的一次決策,但同時又是毛澤東軍事藝術、國際戰略乃至治國方略中的絕妙之筆!
而抗美援朝的勝利,也使中國的經濟建設獲得了有利的國際和平環境。這場戰爭的勝利,使中國的東北邊疆得到鞏固,美帝國主義從此不敢輕易地進行欺侮和侵犯中國的嘗試,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贏得了一個較長時期的和平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