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競爭提前到4月開始了。我國2025年流感疫苗已開始上市。疫苗企業預判式研發、我國流感疫苗的批簽發時限縮短,導致今年流感疫苗由以往的7-8月提前至4月上市。去年價格戰硝煙彌漫,如何避免同質化競爭加劇導致今年流感疫苗市場產能過剩、價格內卷、業績影響,是對疫苗生產企業提出的更高要求。
廖木興/圖
今年流感疫苗上市時間提前至4月
已有多款2025年流感疫苗獲批簽發上市。4月17日,國藥集團中國生物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公布首批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獲得批簽發上市;同日,科興生物也宣布了流感疫苗獲得批簽發證明。長春生物、科興生物成為今年國內獲得流感疫苗簽發許可的“第一梯隊”,同時也宣告流感疫苗的競爭由以往的7-8月提前至4月開始。
流感作為一種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播迅速,易引發季節性流行,在學校、養老院等人群密集場所形成傳播浪潮。據估計,全球每年約有10億例季節性流感病例,其中包括300萬-500萬例重癥病例,季節性流感每年導致29萬至65萬起呼吸道死亡。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和控制流感及其并發癥最為經濟有效的手段之一。
WHO分別在每年2月和9月發布針對北半球(當年冬季至次年春季流感季)和南半球(次年流感季)的疫苗推薦毒株。這種“北半球2月、南半球9月”的節奏已持續多年,以指導各國研發生產流感疫苗,以應對流感。
“預判式研發”、批簽發時限縮短加快疫苗上市
2025年2月,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2025-2026年北半球流感疫苗組分更新方案,其中甲型H3N2毒株由A/Thailand/8/2022調整為A/Croatia/10136RV/2023(H3N2)類似株,這一變化與2024年9月發布的南半球推薦組分完全匹配。這種南北半球毒株推薦的一致性,使得我國疫苗生產企業能夠快速反應和投入生產,預計本年度疫苗批簽發工作將延續2024年的高效審批節奏。
業內專家表示,WHO近年建立的毒株監測及推薦體系已形成規律化、透明化更新機制,企業通過監測南半球組分提前布局已成為行業慣例,我國企業“預判式研發”策略明顯提高效率。公開信息顯示,在2024年南半球組分發布后45天內,國內主要疫苗企業已完成A/Croatia毒株的引進、種子批建立及工藝適配性驗證,較傳統生產周期壓縮超30%的時間。
得益于該策略的實施,我國流感疫苗批簽發時間窗口已從歷史常規的7-8月持續前移至5月,形成顯著市場競爭優勢。更值得注意的是,疫苗上市時間的提前疊加流感流行特征變化,促使行業銷售模式突破傳統季節性限制,逐步形成“生產即上市、上市即流通”的全年動態銷售體系。
此外,國家調整了流感疫苗的批簽發周期也讓流感疫苗上市提前。國家藥監局于2025年4月2日發布通知,明確將流感疫苗的批簽發時限由60個工作日調整為45個工作日,自發布之日起生效。據了解,在新政策之前,企業通常需在每年2月獲得WHO毒株后組織生產,6月左右才能完成生產,之后就是每批疫苗都要經歷的60個工作日的等待批簽發時間,導致疫苗上市時間集中在7-8月。縮短批簽發周期有助于疫苗企業提前完成生產驗證,加快產品上市節奏,還能緩解流感高發季的疫苗短缺問題。
2024年價格戰全面爆發,行業形勢有變
流感疫苗主要包括三價流感疫苗、三價亞單位疫苗和四價流感疫苗。
2023年,四價苗主導國內流感疫苗市場,價格體系相對穩定。四價流感疫苗市占率升至75%,成為主流產品,普遍中標價為128元/支(成人劑型);三價疫苗則在53-65元/支區間,逐步退出核心競爭;還有部分高端產品如中慧元通的四價亞單位疫苗中標價高達319元/支。華蘭生物、金迪克等頭部企業占據主要份額,行業尚未出現大規模降價。
然而,這樣的好景沒有延續。2024年,流感疫苗價格戰全面爆發,流感疫苗價格一路跳水,低價創歷史新低。四價苗價格跌到百元以下,三價苗更是狠跌到10元以下。
國藥集團的四價苗率先降價。2024年5月,國藥旗下長春所、武漢所、上海所將四價苗價格從128元/支降至百元以下,僅88元/支,降幅超30%。隨后華蘭、科興、金迪克等跟進,四價苗終端接種價降至95-113元/支。
由于WHO推薦組分調整,剔除了乙型Yamagata株,2024年三價疫苗失去技術優勢,價格從60-80元/支驟降至10元以下,部分省份集采價甚至低于10元。深圳市疾控中心招標的三價疫苗最低報價僅6.5元/支,浙江省公費采購三價苗單價跌至9.4元/支。
價格戰導致企業2024年營收大幅下滑。Wind疫苗指數顯示,2024年疫苗企業營收均值同比下降21.63%,凈利潤均值下降35.60%。行業龍頭華蘭疫苗2024年營收11.28億元,同比下降53.21%;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76.10%。由于價格下調30%,華蘭疫苗流感疫苗批簽發量占比從歷史領先的20%以上降至19%,2024年產銷量分別下降16.74%和26.58%。對僅四價流感疫苗上市、產品單一的金迪克來說影響更大:2024年營收同比減少39.96%,歸母凈利潤虧損9350.28萬元,連續兩年虧損,價格戰導致量價齊跌。部分中小企業(如復星雅立峰)通過超低價策略爭奪市場,但銷量未顯著增長,全年批簽發量同比下降。
2024年價格戰的發生,看似國藥集團率先降價觸發連鎖反應,背后是低接種率限制市場增長,而國內四價流感疫苗企業增至6家以上,同質化競爭加劇,導致的產能過剩。
越來越多流感疫苗上市,市場競爭加劇
我國流感疫苗接種率長期徘徊在3%~4%左右的較低水平,遠低于歐美國家50%及以上的接種率,這給我國流感疫苗市場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間。2019年-2022年,國內流感疫苗市場規模高速增長后,近兩年卻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下降趨勢。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流感疫苗市場規模已從2021年最高點的101億元,下降到2023年的88億元,預計2024年將再縮減至80億元。
然而,國內在流感疫苗領域布局的企業和獲批產品正在不斷增多。截至目前,國內共有16家企業獲得流感疫苗生產批文,較2020年增加6家;已上市的流感疫苗產品達19種,較2020年增加5款。
此外,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今年1月的數據,目前依然在研的流感疫苗產品多達16款,其中有11款已進入BLA(生物制品許可申請)階段。國家藥監局官網公布的信息顯示,截至4月30日,2025年人用疫苗的新藥上市申請注冊共10個,其中流感疫苗2個。可以預期,隨著越來越多的流感疫苗上市,若國內流感疫苗接種率不能繼續增長,行業競爭勢必更為白熱化。
行業觀察人士認為,國內疫苗行業內卷、流感疫苗全年銷售可能延長價格戰周期。若持續低價競爭,企業利潤空間將進一步收窄,而且,頭部企業(如國藥、科興)憑借規模優勢可能進一步擠壓中小廠商市場空間,單一產品依賴型企業如金迪克等面臨更大風險。
今年內卷競賽提早到4月吹響集結令,更是代表著競爭提早開始。
差異化產品研發、出海或是行業突破關鍵
2025年國內流感疫苗市場會怎樣?日前公布的首個流感疫苗招標可見一斑。
4月14日,據深圳政府采購網,深圳市疾控中心發布該市60歲及以上人群流感疫苗接種項目中標結果,華蘭疫苗的三價流感疫苗以10元/支中標,此外北京科興報價10.5元/支,上海生物、長春生物、復星雅立峰均報價12元/支。據了解,這也是今年全國首個流感疫苗招標項目。
4月21日,深圳市疾控中心再發布該市在校中小學生流感疫苗免費接種項目采購公告,平均單支預算12元。
2025年深圳市流感疫苗采購價相比2024年明顯下降。據深圳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網,深圳市2024年60歲及以上人群流感疫苗接種項目,科興生物的三價流感疫苗以21元/支中標;在校中小學生流感疫苗招標項目,復星雅立峰報價雖低至6.5元/支,但最終科興生物以10.50元/支中標。
行業觀察人士指出,國藥與科興憑借率先獲得首批流感疫苗上市批件,已對華蘭疫苗、復星雅立峰、金迪克等企業形成顯著領先優勢,其市場動態也成為行業風向標——今年流感疫苗銷售走勢在5月上旬首批產品放量階段即可預判80%以上市場格局。同時,可以判斷的是,未來企業需通過差異化產品研發(如mRNA疫苗、多聯苗)和出海戰略才能有所突破。
采寫:新快報記者 梁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